高雄市長陳其邁與桃園縣長鄭文燦,都有提到入境普篩可以做2次採檢。陳其邁表示,如果中央量可以提升,相信入境也好,到14天後的採檢,應該都要做PCR採檢。今29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媒體詢問,中央為什麼無法做,是有量能方面的問題嗎?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檢驗大的量能已經是12萬次,跟以前量能比較並不會不足,但是要做怎麼樣的採檢,其實也牽涉到一些移動風險與管理的問題。我們之所以大部份採用比較少量進來再採,或是有症狀的採檢,是認為比例可能性相對高,否則我們都是14天之後採檢,相對中間有發病也會被採檢出來,對於社區移動風險小。
現在入境把高風險集中在檢疫所有護理人員在,在安排採檢安全可以顧慮到。至於在防疫旅館,等於是在家戶隔離,要醫師去家戶採檢有困難。每一個策略方式有其優劣點,還是要考量相關風險與成本效益。目前執行面上是這樣的風險存在。

染疫害免疫失調有解!藥師:輔酶Q10保護心臟、調節免疫反應
濕疹第一名是異位性皮膚炎!小心併發過敏性鼻炎、氣喘,日常5招甩濕疹
解隔離失眠?新冠壓力症候群上門!中醫:按壓4大耳穴安神、緩解焦慮、增免疫
台灣之光!長庚婦癌權威賴瓊慧當選國際女醫師協會副理事長暨亞太地區主席
乳房有硬塊不是乳癌 ,竟是罕見肉癌!治療重點:腫瘤切除乾淨避免復發
白內障年輕化3大元凶!醫示警:高度近視恐讓白內障提早10年找上門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