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消費新聞哪一些事件上榜?根據消基會今11日公布資料示,包含疫情帶來的衝擊、食安問題、醫療政策轉變、重大公安事故等都上榜,尤其,與大眾健康相關的新冠肺炎疫情排名第一、萊豬開放進口第2名、嬰幼兒米餅重金屬殘留名列第3,以及健保費調漲名列第4、中藥含硃砂等禁藥名列第6。
一、疫情襲來:尚未止息的Covid-19疫情
Covid-19肆虐全球,儘管台灣疫情並無大規模爆發,人們的生活卻已受到重大影響,不能出國因而國旅爆量、減少接觸因而增加外送,口罩酒精成為居家旅行必備良藥,以下列出與Covid-19相關的重大消費事件:
1.不得不搶:防疫、民生用品之亂
為預防民眾囤積搶購口罩,指揮中心於2月3日宣佈口罩實名制2月6日正式上路,限定每人7天內只能購買2片口罩,然而卻仍有許多民眾買不到口罩。同時如酒精等防疫用品,在同一時間也有供不應求的情形。此外三月中旬,因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造成民眾恐慌,紛紛出現搶購民生用品的現象;而後,疑因有人謠傳原物料會短缺,引發部分民眾搶購衛生紙、衛生棉、尿布、濕紙巾等民生用品。
3月12日、4月22日分別又推出口罩新制,開放網路預購、超商預購,且口罩產能增加,才漸漸舒緩口罩亂象。然9月初又爆出加利口罩8月間進口337萬片中國製的非醫用口罩,混充醫用口罩混入實名制通路,掀起另一波風波。
2.倒閉or抗疫:疫情下商家因應之道
新冠疫情大大衝擊了全球經濟,最明顯的包含觀光客驟減、民眾對前往公共空間產生疑慮而減少消費,因而導致許多飯店(台中亞緻、晶悅)、健身房(輕適能、牛蕃茄)等倒閉,許多消費者求助無門。
而在防疫政策下,多數實體店家均受影響,包含顧客進門須配戴口罩、量額溫、噴酒精等,實聯制、實名制也成為各種展覽活動的必備工作。
政府於6月初推出觀光旅宿業、藝文事業等產業紓困方案,加上疫情逐漸舒緩,我國2020年經濟成長率為2.3%,遠高於全球經濟成長率的-4%。
3.三倍券?禮券?振興政策下的爭議
為因應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政府於7月15日發行三倍券,民眾可以線上或線下的方式領取。領取三倍券民眾須自付1,000元,但三倍券規定不可找零、有使用期限且紙本券領取後不可退等規定,是否違反「商品(服務)禮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成為輿論討論議題。
三倍券使用期限至2020年12月31日止,截至當日仍有約40萬人未領取,也有部分民眾尚未使用三倍券,紛紛上網求救,然恐怕只剩捐贈或紀念用途。
4.打亂行程:郵輪、國外旅遊解約糾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2月6日宣佈,即日起禁止國際郵輪靠泊我國港口。而根據台灣港務公司估計,自宣佈禁止停泊起到3月底受到影響的郵輪旅遊共112艘次,約14.4萬旅客人次。
其實不只是郵輪旅遊,隨著疫情推進,旅行團、自助客都被迫取消預定行程,面對這樣不可抗力事件,如何退、退多少是最大的爭議所在。
5.疫後生活:報復性國旅與外送爭議
自6月7日解封日後,端午連假起國內各景點觀光客人數爆增,再加上農遊券、藝Fun券及安心旅遊補助的推波助瀾,2020下半年國旅大爆發,不僅去哪都要排隊,也因而延伸許多消費糾紛,諸如價格哄抬、旅遊品質下降等。
在疫情期間外送成為滿足口腹之慾的首選,甚至購買生活用品也可直接以外送搞定,為服務居家隔離者Foodpanda、Ubereats等外送平台紛紛推出無接觸外送服務,然而訂單數增加,糾紛數也增加,各類爭議中又以取消訂單延伸的爭議數最多。
Covid-19疫情肆虐,百業榮枯,直接間接造成消費環境的變遷和爭議,這是政府主管機關、業界和消費者所無法預測、難以即時因應的關鍵,因此,2020年成為消費環境的轉折關鍵年,今年的經驗應作為來年政府施政、企業轉型,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思維重建的時機,以「病毒」為師,謙卑地擘劃未來的生活模式。
二、可以不要「萊」嗎?萊豬開放進口
8月28日總統府頒布一紙行政命令,預告終結14年禁止瘦肉精豬肉進口,參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0.01ppm(10ppb)基準於2021年1月1日正式開放口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肌肉及其脂肪,以及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
消基會於10月20日發起拒吃萊克多巴胺運動,至12月31日已有24萬人聯署,包含國民黨、民眾黨、時代力量黨團及立委高金素梅都參與聯署,但儘管遭在野黨及民意反對,立法院仍於12月24日完成表決,萊豬進口9項法案全通過,為了貿易利益犧牲國民健康,失去政策保護,消費者只能自求多福。
2021年1月起,已有部分宣稱使用國產豬的商家藉此漲價,然國產豬認證系統未被建立,一般民眾均可直接上網購買國產豬貼紙,若非稽查難以辨別真偽,恐怕將延伸出更多問題與糾紛。
三、毒害下一代:嬰幼兒米餅重金屬殘留
消基會於12月14日記者會中公佈雙北地區販售的嬰幼兒米製品之重金屬抽檢結果,發現有 4 件產品的鎘含量超標,若長期攝入過量重金屬鎘,會累積於人體器官,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不合格的4件產品產地均是台灣,記者會後業者表示原料來源源自公糧,也引出潛在的農地污染問題。
本案也引發許多父母的憂慮,深怕幼兒進食的「米飯」有鎘污染的問題,尤其在米的國家標準僅有鎘含量0.4ppm的標準,並未訂定如嬰幼兒副食品0.04ppm的標準,顯然是個食安漏洞。
經過輿論的密集討論,民意代表呼籲:我國一般白米的鎘容許量是0.4ppm是比照國際法典委員會(CODEX),嬰幼兒米食品鎘的限量是0.04ppm比照歐盟,衛福部說這是國際標準,但歐盟一般米的標準為0.2ppm,包括東亞地區同樣食米國家包括韓國、新加玻、中國大陸、香港的一般白米鎘容許量也皆為0.2ppm,因此,有修法空間,主管機關應即時更新法規,以安父母之心。
四、漲聲響起:健保費調漲
因健保財務連年虧損,健保費率預計於2021年調漲,健保會委員於11月27日討論決議以「費率4.97%」及「費率5.47至5.52%」2案併陳,月薪4.2萬元勞工,每月將多付出35元至105元。
本會11月10日針對健保財務問題召開記者會,呼籲調升費率並非治本之道,應全盤檢討健保制度各項問題,與民眾、醫界協調溝通,重造永續經營的健保制度。截至109年9月底止,健保會財務呆帳金額已達43.69億元,而健保支出平均比收入高出3%,包含過去曾調降健保費率、開徵的菸捐挹注從70%減少至50%、補充保費起徵點從5000元提高至2萬元等,都是加速健保財務惡化的原因,必須廣司良策醫治健保財務惡化毒瘤。針對政府負擔健保費用計算基礎的法令歧見,政府應朝有利增加健保財源及減少民眾負擔角度思維,優先撥補105~108年不足款新台幣487億元,儘速修法杜絕爭議,並提高健保費用政府負擔比例,減輕費率調整壓力與民眾負擔。透過開徵酒健康福利捐進行開源。明年度的健保費率漲幅,至多只應回到4.91%或5.17%調降前的原費率,降低民間的衝擊與負擔。
全民健保於1995年開辦至今費率調整過四次,最近一次為2016年一般保費費率由4.91%調降為4.69%,補充保費費率由2%調降為1.91%。
五、醫療新制:自付差額醫材設上限,引發爭議
健保署6月8日首度依法匡列八大類健保自付差額特材,訂定費用上限,終結長期以來特材收費亂象,然而新制宣布短短47天,立即引發醫界強烈反彈,健保署在醫界高壓下火速廢止公告,改革範圍也從核定費用上限,限縮為極端值監控。健保署改弦易轍立場顯得進退失據,一方面授予各科醫學會、公學協會核算與調整極端值的權責,引發球員兼裁判的公平疑慮,二方面,極端值監控處置以柔性勸取代強制改善,無法保障全民受到公平合理的醫療服務。
為實際了解健保自付差額收費亂象,消基會根據今年7月23日醫材比價網公布的資訊,比對人工心律調節器、生物組織心臟瓣膜、冠狀動脈塗藥支架、人工水晶體、治療心房顫動之冷凍消融導管五大類醫材價格,發現同品牌、同品項、同功能的醫材,在同級醫療機構的價格有明顯落差,其中以生物組織心臟瓣膜價差最為明顯,價差最高達92,500元,相差1.28倍。而眼球老化手術的人工水晶體,同品牌、同品項、同功能的醫材,在相同層級的醫療機構,價差最高達37,744元,達1.44倍。呼籲政府應改善醫材資訊的不透明、醫病關係不平衡以及民眾資訊認知的不對等問題,確實優化醫材比價網,符合資訊透明原則。
12月8日,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亦自行調查比價網上531個差額醫材品項,結果發現半數都漲價,高達67.7%漲價品項直接漲到極端值,其餘三成漲價品項也趨近於極端值,極端值儼然變成「建議售價」,呼籲健保署應說明。
六、毒從口入:中藥含硃砂等禁藥
盛唐及九褔兩家中醫診涉及中藥粉鉛中毒案,導致前議長張宏年一家鉛中毒。盛唐院長中醫師呂世明、九褔診所負責人中醫師洪彰宏及欣隆藥業歐姓負責人被依過失傷害、調製禁藥或販賣偽藥等罪嫌起訴。
據統計,盛唐、九褔兩家中醫診所提供含鉛自費藥材,被害人數超過20人,台中市法制局專責窗口收件,交由消基會代表被害人求償。
衛生局預計12月底前召開醫師懲戒委員會議,2名醫師最重可廢止醫師證書;本案因延燒影響層面大,消基會接受台中市政府補助進行團體訴訟。
七、公安危機:錢櫃大火
錢櫃林森店於4月26日發生火警,造成6死89人受傷,事後據生還者表示錢櫃消防設備失靈、工作人員未引導逃生為業者的重大過失;本案涉及公共安全,且業者有明顯過失,引發輿論撻伐。
事件之後,引發輿論對公安政策檢討,臺北市亦修正了 《臺北市火災預防自治條例》,面積300平方公尺以上的電影院、KTV等地,應設置可自動通報119功能之設備,確保受信總機不被關閉。而消基會接受臺北市政府補助,正準備替受害消費者提出團體訴訟。
八、遠航拔翅:遠航因無預警停飛廢照,退票亂象叢生
遠東航空於2019年12月13日無預警停飛,導致逾10萬旅客行程被打亂、千名員工失業,至2020年1月31日交通部裁定廢照,成為台灣史上首家因無預警停飛遭廢證的航空公司。
遠航曾是台灣國內、離島航線的龍頭,廢照後原有航線由華信航空、立榮航空增加運能填補。台北地檢署7月依違反證交法、民用航空法等罪起訴遠航董事長張綱維,目前仍在羈押中。
九、網路圈套:不實廣告增加
多媒體世代轉變了消費者購物習慣,近年出現越來越多社群廣告、一頁式廣告、直播購物等新型態的不實廣告型態,依消保處統計,今年度糾紛數量創新高爆增兩倍。消基會亦於7月份與小兒科名醫黃瑽寧醫師合作召開記者會,澄清「三降茶」之一頁式詐騙廣告,令人頭痛的是記者會照片又被該網站拿來修改成三降茶廣告,真的是防不勝防。
許多不實廣告牽涉境外伺服器、公司,國內無「法」可管,消費者購物前務必仔細檢視購物網頁是否有完整聯絡資訊,並多方比較才不會吃悶虧。
十、回顧傷痛:維冠團訟求償35億,一審判賠7億
台南永康維冠金龍大樓在2016年2月6日凌晨的地震中倒塌,造成115人死亡,受災戶154人委託消基會進行團體訴訟,對建商負責人林明輝和建築師等人,請求侵權性賠償金額五億八千萬餘元、懲罰性賠償金廿九億三千多萬元,共三十五億餘元,台南地院於2020年1月16日民事庭判決,被告應損害賠償四億餘元、懲罰性賠償為二億九千萬餘元,共七億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