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研究又有令人振奋的进展,《Cell》刊登由美国、欧洲等多所学校科学家共同组成之跨国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家们发现肠内细菌和帕金森氏症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
在以小鼠作为实验动物的研究中,作者发现藉由改变小鼠肠道内的细菌组成,有机会影响帕金森氏症的疾病表现。研究中作者以基改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其中一组具有完整的肠内微生物相,另一组则完全没有肠内菌;两组小鼠皆能大量表现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而α-突触核蛋白于脑细胞中的堆积,已知和帕金森氏症疾病的发展有关。
实验结果显示,没有肠内菌的小鼠虽然也会大量表现α-突触核蛋白,其脑细胞却未出现蛋白质的堆积,疾病相关症状较少且于运动技能测试中表现较佳;另一方面,具有完整肠内微生物相的小鼠,则出现蛋白质堆积于脑细胞、并在已知帕金森氏症患者会受影响的脑区出现损伤。
作者表示根据研究成果,治疗帕金森氏症的关键也许不一定在病人的脑部,而是病人的肠道,作者希望这项疾病有关的新资讯可应用于发展下一代更复杂的益生菌,并期望能够藉此保护身体,免于疾病的发生。
研究刊登在《Cell》第167卷第6期 第1469-1480页

吃益生菌補腦不失智 4大秘訣不看可惜!
抗感冒先養好腸道!胡亂進補,不如蔬果最補
健腦巧吃台味地中海飲食 張善政推薦這一味
少子化衝擊,血液存量面臨挑戰!新版「捐血者健康標準」擴大捐血族群
今年流感病毒株大魔王是誰?什麼是流感三部曲?「流感重症OUT!」衛教開跑
糖胖症僅控糖減重還不夠,器官保護不可少!「診間4問」啟動心腎體重全面保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