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提高神经母细胞瘤治愈率,19日首次成功案例发表。这不仅是国内第1例,更是全世界有文献报导的第3例。由于神经母细胞瘤属极恶性癌症,且很难早期发现,等到发觉,通常都已经转移了。这一成功案例是因为父母替幼童保存脐带血,成功救治罹患高恶性度神经母细胞癌的爱女,让癌症救治成功再添佳话。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主任巫康熙指出,张小妹妹在前年两岁多时,因肚子痛和发烧与腹部肿胀就医,经多次筛检,发现腹部有个肿瘤硬块,之后转诊至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经过仔细检验后,确定诊断为第4期的恶性度神经母细胞癌,这时肿瘤不但达10多公分,且已有骨头和骨髓的转移。
医师指出,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癌症中最难缠的一种,其年发病率为1/10万,仅低于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男女之比为1.7:1,发病高峰年龄3至5岁,80%病例见于5岁以下小儿,部分病例有家族史,可能有遗传因素。存活率在早期不到1成,可以说是儿癌中的超级杀手。
不过,近年来,除了传统的化学治疗及手术外,加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维他命A酸的治疗,治愈成绩已有大幅进步。巫康熙医师指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提高神经母细胞瘤治愈率,一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以机器收集、冷藏后,在病患接受强烈的化学治疗后,造血系统被破坏殆尽时,再将造血干细胞输回人体,以改善及增强自体免疫系统,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
问题是收集造血干细胞期间,必须忍受插管打针的疼痛和相关的风险,可不是幼童可以理解接受并乖乖配合的,此外也怕收集的干细胞量不够,造成移植的失败。
张小妹妹非常幸运,在出生时,父母已将她的脐带血保存,因此不用接受收集造血干细胞时的痛苦,也为健保省下相关费用,而输回的自存的脐带血也成功恢复造血功能。巫医师表示,目前张小妹已移植后1年多了,持续追踪也没有发现癌细胞,活泼可爱的模样,实在看不出她曾历经重重的生死关卡。
巫康熙主任指出,传统上脐带血的临床应用,主要用来治疗血液和一些恶性肿瘤,近年来,干细胞的研究突飞猛进,更让含有许多干细胞的脐带血应用更加宽广,如脐带血可应用在脑部中风、脑性麻痹、心肌梗塞、肝脏受损、糖尿病等许多疾病,张小妹妹成功使用自存脐带血的实例,已证实自存自用脐带血在医学上的进步成果,未来脐带血在治疗疾病方面,将会有更多新的研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