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民健保資料庫就醫紀錄的研究,台灣夏季因腎結石腰痛發作至急診室就診的病患人數是冬季的2倍,且隨著月均溫變高,結石發生率也成正相關成長。醫師表示,天氣炎熱容易導致腎結石發作,主要原因是身體大量流失水分和不良的飲食習慣。
衛生署署立彰化醫院泌尿科醫師林易霆表示,炎熱的天氣容易讓人體水分在不知不覺中蒸發,腎臟會盡量減少水分排出而把尿液濃縮,但過度濃縮尿液會析出結晶,在腎臟不斷堆積,形成腎結石。
此外,大魚大肉、暴飲暴食、經常攝取高鹽分食物等不良飲食習慣,也是造成結石的主因,而且可能因個人先天體質不同,分別好發草酸鈣結石、磷酸鈣結石、尿酸結石、感染性結石、胱胺酸結石等不同成分的結石。
結石發作,容易造成劇烈腰痛、血尿、發燒,嚴重時甚至會引起敗血症、腎衰竭。一旦結石已經生成,應及早進行治療。
林易霆醫師表示,結石治療需依據結石大小和個人狀況採行不同的治療。如果結石的直徑小於0.5公分,可先嘗試以藥物治療。直徑超過0.5公分結石,就需要以體外震波碎石或輸尿管鏡雷射碎石治療。
一旦疏於察覺,讓腎臟結石慢慢成長超過直徑2.5公分,建議施行腎造廔腎臟鏡取石手術,也就是在腰部開一個約2公分的傷口,以氣球擴張出直徑約1.5公分的通道,直通腎內結石,並保持氣球充滿氣狀態一晚以壓迫止血,隔日再用腎臟鏡取出結石。
台灣結石發生率高,每100位男性中有15位是經常性結石患者,女性則有10位,醫師提醒預防勝於治療,為了避免結石發生,民眾應落實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夏天天氣熱時,應保持每天至少2公升以上的飲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