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然而许多学童却比平时更足不出户,因为他们的精神都投入在网路上了!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公布一项调查显示,学童在周末假日的上网频率,从平日的21.4%暴增为71%,至少有3.6%的孩子每周上网时数超过40小时,已达到判定网路成瘾的程度。
儿盟今3日公布「2012年儿少网路行为调查报告」,在今年3月22日至4月6日,针对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台南市等5个都会区,共19所国小的五、六年级学童进行抽样,有效问券1144份。
调查发现这些国小学童8成3会上网,进一步分析上网频率,平均一周上网4.24天,其中21.4%天天上网;但在周休假日期间,高达71%的学童两天都上网,且1成学童上网时间甚至超过6个小时,调查也发现,至少有3.6%的孩子每周上网时数超过40小时,已达到判定网路成瘾的程度。
除了使用电脑上网,儿盟也发现,智慧型手机的普及化,成为学童用来上网的另类管道,12.3%用家人手机、自己手机8.2%,成为小小低头族。
学童上网都做些什么呢?分别为听音乐或观看电影(57.8%)、经营脸书等部落格(52.%)以及玩线上游戏(51.2%),更值得关注的是,对照去年的调查发现,使用脸书部落格的比例,增加了1成7,显示社群网路在学童上网的比例愈来愈重。
玩线上游戏居学童上网最常做的事第三名,但逾半数学童却未遵守分级规定,每五个学童就有一个玩限制级游戏,近半数玩辅导级游戏,儿盟提醒,这两类游戏内容通常充斥着暴力、威胁或色情的画面,并不适合未满12岁的孩子,长期接触恐严重影响人格、价值观的发展。
此外,线上游戏还衍生出可能的犯罪问题,儿盟调查线上游戏平台上的交易现象,有42%学童曾拿零用钱购买线上游戏点数或虚拟宝物,甚至有7.6%曾铤而走险用别人帐号盗取虚拟钱币、宝物或装备,令人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