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是指,在未確定病理性原因前,凡從黏膜表面突出到結腸腸腔內的隆起狀的病變。而按病理性原因可分為,腺瘤樣息肉、炎性息肉、錯構瘤型息肉以及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息肉。
判別結腸息肉與否的方法:
間斷性便血或糞便表面有帶有鮮紅色血,不至於大量出血。
部分患者會有腹部悶脹、隱痛症狀。
透過肛鏡,可明顯見到息肉。
而結腸產生息肉的原因包含以下:
長期腹瀉,許多病人的腸道黏膜容易過敏,飲食不正常時就會腹瀉,而有些則是無端腹瀉,長期下,容易導致腸道黏膜慢性炎症,就會有息肉的生長。
長期便秘,糞便長期保留在腸內會產生許多毒素,也容易使腸黏膜發生慢行炎症,因此也會有息肉生長。
遺傳,家族性的息肉病。
炎症性疾病,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結腸息肉的治療方式有以下:
單個息肉可透過切除和病檢同時進行。
息肉較多或較大時,可由肛鏡進行病理活檢避免惡變。
低位或長蒂脫出的息肉,可用套紮或直接切除。
其他,例如腸段部分切除、高頻電切等。
美國研究:女性多吃魚可減少結腸息肉
小心大腸癌前兆 內視鏡揪息肉
少蔬果大腸長息肉 5招大腸癌保健
非洲豬瘟是什麼?人吃了病豬會被傳染嗎?如何遠離非洲豬瘟威脅?
一張X光即可檢測骨質密度!亞東醫院導入DeepXray™骨鬆AI輔助診斷系統
「全球智慧醫療台灣隊」新篇章!北榮與鴻海簽合作意向書,三強共創AI醫療新里程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