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无助感是Dr.Walk为了解释受虐妇女无法主动终止婚姻暴力的原因而提出。而后天无助感这词最早是由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在60年代的一次实验中提出,也就是习得无助感。个体把自己的控制力缺失归因于,永久性的而不是暂时性、自己内在的人格因素而不是情境的因素,以及渗透在自己生活中的多方面。就容易倾向于习得性无助。
习得无助感最常被描述为,一个人消极的生活,经常没有意志力去战胜困境,而且相当依赖别人的意见和协助。会有这样情形的发生,不只是因为生活情况的改变、特殊的生活体验,以及服用药物都有可能导致这种心理困境。
患有无助感者,会容易有自我无能的策略,以致于他们会努力避免失败。他们拖延难以实现的目标,或只完成不费力的作业。且在沮丧时,会以愤怒的形式来表现。
治疗与预防无助感,可以透过认识、问题解决、示范、自我谈话、自我控制以及自我评价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