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是一種由B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該病毒可能導致肝臟病變,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肝硬化或肝癌。B型肝炎主要係透過與被感染者之血液、體液或其他分泌液的接觸而感染,例如傷口接觸、受污染注射器、週產期感染及性行為等。
B型肝炎的發病潛伏期約45~180天,潛伏期長短與感染病毒量及宿主本身的免疫反應有關,多數慢性B型肝炎患者初期無明顯症狀,晚期發病可能出現厭食、腹痛、嘔吐、關節痛、出疹、黃疸、褐色尿液、體重減輕等症狀。
尚未感染B型肝炎病毒者,可注射疫苗以預防感染,而已確認為B型肝炎帶原者,則應定期接受醫師的診療,注射干擾素、口服抗病毒藥物,追蹤肝功能、B肝病毒量,並進行肝臟超音波檢查等。
在台灣,B型肝炎有「國病」之稱,大約每五人之中就有一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遠離B型肝炎必須從生活中做起,除了飲食均衡、少吃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外,應養成正常的作息與適當的運動,避免過度勞累;此外,應禁止飲酒、服用成份不明的藥物,未經醫師指示亦應避免食用保健食品,以免增加肝臟負擔。
真「肝」苦!B肝風險預測防肝癌
迷思!9成民眾誤認熬夜致肝病主因
8成肝癌患者 源自B、C肝炎患者
臺灣HIV感染者逾3萬6千人!終結愛滋不只靠藥物,醫病共享決策是HIV照護新潮流
長庚醫療榮獲衛福部社研卓越獎!以科研實力、人才深耕與公益使命奠定醫療典範
心搏過緩治療新紀元!全台首度導入「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具3大突破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