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與副傷寒屬於腸道傳染病,在自來水不普及或環境衛生較差的地區,特別容易流行發生,如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其是透過受汙染之食物、水、或帶菌者之糞便和尿液所傳染。
傷寒之潛伏期長短與感染病菌的多寡有關,一般為一至三周,副傷寒潛伏期為一至十天。患者有持續性發燒、頭痛、厭食、相對性心律減慢、不適、脾臟腫大、咳嗽、身軀出現紅疹,成年人則較常有淋巴組織病變、便祕等症狀,死亡率低。
一般人對此疾病無免疫力,尤其是有胃酸缺乏症之患者更容易被感染,但病癒後會具有相當的免疫能力。由於台灣不是傷寒疫區,所以很少發生,但是平常要有飯前、便後及接觸食物前正確洗手之觀念,廁所要滅除蒼蠅,定期倒垃圾,保持環境衛生的習慣,以預防疾病纏身。
旱季慎防傳染病 安全飲水4原則
赴緬甸染傷寒返國 2月連傳3起
菲國爆發傷寒疫情 已近千病例4人死亡
台中豬場染非洲豬瘟,是否會傳染給人?營養師:「這樣做」防堵非洲豬瘟
判斷肥胖、健康,原來「握力」比BMI更準?醫揭:男女握力強壯指數
夜貓族小心大腦未老先衰!慢性發炎加速腦齡!醫揭:延緩大腦老化5大要訣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