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票選五大愛滋新聞結果於20日出爐!「愛滋器官移植事件」票選第一,「健保卡是否強制註記愛滋」以及「愛滋公務預算不足,要感染者部分負擔?」分獲二、三名。民間社福團體表示,台灣愛滋防治政策的腳步始終跟不上疫情傳播與資訊發達的速度,關乎國家全體人民安全的疾病,如果沒有完善的政策與計畫,不僅是危害國民健康,更會影響到國家經濟。
中華民國愛滋感染促進會林宜慧秘書長表示,今年8月底發生的愛滋器官移植事件,大家依然記憶猶新,器捐風波引起社會輿論,並引發感染者健保IC卡註記之聲浪不斷,每一個聲音都代表著愛滋重新被人們檢視一次,而每一則新聞,背後其實都掩藏了愛滋在人們心中的真實樣貌。
今年總計有19個民間團體共同參與票選活動,其中以「愛滋器官移植事件」最受重視。林宜慧秘書長表示,一起人為疏失導致的醫療失誤,卻因與愛滋相關,使事件中的所有相關人與事,全部蒙上極負面的愛滋陰影。
該事件中,移植團隊人員被報導為「承受高度受感染之虞的勇者」,器官受贈者被報導為「不惜一切、給予最好的預防性投藥的受害者」,器官捐贈者家屬被指為「不幸事件的幫凶」,而社會大眾則是「未來可能的受害者」。
而「健保卡是否強制註記愛滋」事件,引起社會輿論將矛頭指向感染者本身,認為「感染者健保卡應註記」,而醫護人員也能因此更加注重安全,忽略了健保卡註記愛滋,不只無法達到保障器官移植安全的目的,還有加重愛滋醫療困難,以及弱化醫事人員落實「標準防護措施」的可能。
另外,關於「愛滋公務預算不足,要感染者部分負擔?」、「青少年感染愛滋人數上升」,以及「同性戀者於愛滋空窗期捐血,導致他人受感染,遭地檢署起訴」等入圍的新聞事件中,呈現最根本的問題,那就是『愛滋防治教育』的失敗。
而教育失敗與污名歧視又互為因果,相互鞏固增強,因此,不論是年輕的青少年,或是應該具有專業的醫事人員,也未能掙脫出這個惡性循環,對於愛滋認知仍有很大的誤解,以至於遇到愛滋就感到恐懼、害怕而不知該如何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