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3/26 上午 06:42:53

藥界推自我藥療 醫籲先加強衛教

(關鍵字: 沈采穎 , 自我藥療 , 王宏育

我國藥品分為「處方藥」、「指示藥」、「成藥」三級,其中「指示藥」是用來治療症狀較輕微的疾病,民眾可自行到藥房購買,但每年健保仍有20多億元用於指示藥,藥界呼籲健保應處理重症、給付新藥,必須強化民眾自我藥療觀念,並促使處方藥轉為指示藥的速度;醫師提醒,這樣的出發點對維持健保有幫助,但務必要加強對民眾的衛教,以免有誤判疾病的疑慮。

藥界呼籲健保應處理重症、給付新藥,必須強化民眾自我藥療觀念,並促使處方藥轉為指示藥的速度,讓社區藥師更能發揮諮詢的專業。(攝影/黃志文)
藥界呼籲健保應處理重症、給付新藥,必須強化民眾自我藥療觀念,並促使處方藥轉為指示藥的速度,讓社區藥師更能發揮諮詢的專業。(攝影/黃志文)

中華民國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今舉行研討會,指示藥產業界指出,台灣指示藥市場僅占所有藥品市場的6%,遠遠低於國外,且這個市場持續萎縮,可見民眾對於抱持「健保包山包海」的觀念,不論大、小病都去醫院,認為付健保費就該包下所有藥費,更缺乏自我藥療的動力。

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沈采穎表示,《健保法》第51條明文指出,成藥以及指示藥品不列入健保給付範圍,但實際上卻沒有真正執行,民國100年健保局給付指示藥品品項數1227項、費用達21億元。

除了民眾習慣去醫院拿藥,她指出國內處方要轉變成指示藥的速度也停滯不前,更促使民眾拿藥一定要往醫院跑,也使得原本應扮演專業諮詢角色的社區藥師,失去功能,所以健保費不斷往上堆,不少藥局為了求生存、甚至業務量都轉往保健食品或日用品,成為惡性循環。

大岡山社區醫療群開業醫師王宏育表示,健保因為財務緊縮,多年來對醫界實施總額制度,醫師衝量反而點值會降低,其實有利於推動民眾自我藥療的觀念,不過前提是要提供民眾衛教知識,才有能力去判斷那種情況可自我藥療緩解、哪種情況應該就醫。

今年1月起醫師公會全聯會向健保局提出,診所品質保留款的發放,以「是否衛教病患」為標準,王宏育醫師表示,這是一個起點,讓民眾有醒覺健康不能全部依賴健保、促使有能力做自我藥療,加上藥師的專業協助,才能讓健保經費花在刀口上,讓這套制度可長可久。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