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仰赖呼吸器维持生命,不仅让患者难以善终,每年亦花费钜额健保费,多次被拿出来检讨为「无效医疗」,不过近年随着国人善终观念提升,健保局统指出,近5年长期呼吸器费用成长趋缓,去年使用人数更首度跌破3万人。
健保局医务管理组专委李纯馥表示,健保每年花在长期呼吸器依赖患者的费用,约270亿元,近年来由于国人善终观念提升,呼吸器脱离率从平均的31%提高到45%,加上健保局透过多次修订支付标准、跨院总住院日管控等,使得健保花费在长期呼吸器的费用,年成长率从20%降为仅成长1%。
尤其,去年在使用人数首度跌破3万人,花费健保总金额降到261亿元,都创下历史新低记录。
最新修订的《安宁缓和条例》,放宽撤除心肺复苏术和维生医疗门槛,仅须经2名专科医师认定为末期病患,当病患意识昏迷或无法清楚表达意愿或无意愿书时,只需1名家属同意,就可以撤除维生医疗。李纯馥表示,透过法律松绑,能让长期依赖呼吸器维生的家属,有机会让病患不再受折磨。
不过健保局希望更早推动安宁缓和观念,李纯馥指出,资料库分析发现,不少长期依赖呼吸器的患者在插管初期,多数曾入住加护病房,若能在那时就有机会选择不插管,也可以让患者更减少痛苦。
因此健保局日前也通过「缓和医疗家庭谘询费」,让医疗团队针对末期病患,能召开家庭会议提供安宁缓和医疗的相关谘询,减少死亡前的无效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