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向来被认为好发在老人,但是近年来有愈来愈多青壮年男性突然引发心肌梗塞的案例发生。现代人吃得精致,生活压力大,其中心血管疾病又成为现代文明病的最大杀手,更容易引发致命的心肌梗塞。
根据卫生署近年的统计,国人年龄小于45岁罹患心肌梗塞的比例,已与欧美国家不相上下,有日渐增多的趋势,署立新竹医院心脏科主任吴志成表示,与年老者多罹患慢性疾病不同,年轻患者反而罹患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比例没有太高,主要是肥胖与吸菸的比例偏高,而这与国外研究调查一致,吸菸、高胆固醇与有「早发性心肌梗塞」家族史,是年轻病患的主要危险因子。
由成大心脏科在主任陈志鸿领导的心脏科研究团队,过去曾针对云嘉南地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做过相关系列研究,已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研究发现,病人平均好发心肌梗塞集中在约60岁,但有8%左右的病人是在45岁前发病,其中,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罹患心肌梗塞的危险因子,都不是主要致病原因,而发现轻型心肌梗塞病人,死亡率较低,临床分析也显示,吸菸是个重要关键罹病因子。
研究也证实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血栓调理素(简称TM),如果天生具有TM基因变异、又长期吸菸者,在45岁之前发生心肌梗塞的机会,为不吸菸者的10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