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12/19 上午 12:00:08

先同理青少女感受 对话有3大禁忌

──【吾家有女初长成】专题

(关键字: 青少女 , 沟通 , 杨淑芬 , 发育

许多父母喜悦小女孩转变成青少女,伴随而来的沟通问题却令人头疼不已。专家指出,青少年由于脑部杏仁核较发达,容易出现情绪性的反应,因此沟通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关心她的感受,而不只是去挑剔她做不好的事情。

青少年由於腦部杏仁核較發達,容易出現情緒性的反應,因此溝通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先關心她的感受。
青少年由于脑部杏仁核较发达,容易出现情绪性的反应,因此沟通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关心她的感受。

友缘基金会带领青少女团体的社工员杨淑芬表示,不少父母苦恼,原本好听话、好黏他们的女儿,到了叛逆期就变个人,说也说不得、甚至还会顶嘴。其实这在科学上有迹可循,她指出美国曾有研究,显示青少年脑部的杏仁核特别灵敏,这刚好是主管情绪的区域,很容易将外界讯息视为干扰,以生气等方式展现出来。

除了生理上的变化,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值提高,加上带有负面情绪的说话方式,也可能导致沟通障碍。杨淑芬举出3种最差的沟通方式:第一是比较,比如「别人可以,妳怎么做不到?」;第二则是概括性的否定,比如「妳每次都这样!」第三则是带有贬抑口气,比如「这么简单也不会」,这些话是跟青少女沟通的大忌。

有个女孩原本小学时都是父母接送,升国中后妈妈认为应该让她自己坐公车,但女儿却百般抗拒,妈妈念她多次:「别人都自己上学,就妳不会!」母女俩关系降至冰点,后来经谘商协助,妈妈才同理女儿的感受,原来是担心坐错站,或投钱方式错误会被司机骂,而不是懒惰,经过妈妈几次陪伴搭乘公车,当女儿适应了乘车方式,问题也迎刃而解。

不过杨淑芬提醒,沟通这门功课应该从小就开始进行,让孩子对父母有绝对的信任感,否则青少女阶段有好多秘密要谈,青少女怕讲出来被笑、被否定,若原本互动就不够亲的父母,这时才想进去孩子的世界与她「谈心」,往往让彼此都很尴尬。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