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講的嘛ㄟ通!資訊科技突飛猛進,現在醫師只要對著手機說出病人姓名,就可輕鬆查詢病人的門診、急診、用藥歷史、檢查數據報告、病程發展趨勢圖及異常值通報,不需繁複的操作程序,不僅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也成了行醫的好幫手。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賽微科技全國首創研發「北醫iSir行醫小幫手系統」,導入語音聲控功能,「用講的嘛ㄟ通」,隨時隨地了解及掌握病人狀況和資訊,並於第一時間進行處置。醫師不再需要帶著大本小本的病歷資料,或是坐在辦公桌前才能查詢病人狀況,而病人發生任何突發狀況,醫師都可以隨時隨地掌握,盡早處置。
北醫附醫院長陳振文表示,當病人在半夜或假日發生狀況,醫師必需趕回醫院才能做處置,這中間仍有路程上的時間落差,現在透過這套系統,醫師在接獲緊急狀況通知時,就可以藉由異常數值判斷、評估病人狀況,同時請值班醫師先給予適當處置,或預先做好手術室準備,待主治醫師趕至醫院就可立即接手治療,達到無縫接軌的醫療服務。
陳振文強調,在符合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將現代資訊技科運用在醫療服務上,確保病人個資安全,保障病人隱私。「北醫iSir行醫小幫手系統」符合現代科技行動化趨勢,透過這套系統,不僅可以得知病人用藥歷史及檢查報告,檢驗數據更能依病史資料以趨勢圖呈現,讓醫師了解病人的病程發展趨勢。
行政副院長朱子斌表示,「iSir行醫小幫手系統」智慧手機在配發給主治醫師前皆經過系統加密驗證,一機專屬一人,運用醫師個人醫令系統帳號做為身份辦識,登入前也需輸入加密密碼。如不慎遺失手機,可透過系統將手機定位並發出聲響便於尋找,並且可以遠端遙控將手機資料銷毀,以確保病人個資不外洩。
北醫附醫耗資400多萬元,為全院200位主治醫師配發智慧型手機,導入「北醫iSir行醫小幫手系統」,讓醫療行動化,就好像幫每位醫師請一位貼身助理,醫師透過聲控辨識功能,對病人狀況一目瞭然,醫師查房時遇有病人詢問病況,手機隨叫隨辦,讓醫療照護服務更直接、及時,不僅大幅提升醫師的工作效率,更可藉此增進醫病間良好的互動和關係。

「藥」小心!慢性病藥服過量恐送命
到院前死亡別放棄 急救也能康復
不影響患者留滯率 急診轉診服務上路
坣娜罹肺腺癌第四期病逝,享年59歲!醫籲:8大高危險群需做LDCT
手腳無力、走路變慢,恐肌少症上身!營養師揭:長輩要有力,蛋白質補充策略
寒冬身心健康的溫暖呵護 從舒適睡眠開始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