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台灣成為「老人島」!29日在台北醫學大學一場「高齡化社會之長期照護與社會福利的挑戰」研討會中,專家指出,國內當前長期照護面臨許多挑戰與隱憂,借助日本「介護保險制度」經驗和做法,去蕪存菁,將是目前重要課題。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教授李世代指出,2017年將是台灣人口結構轉變關鍵年,戰後嬰兒潮正屬於老年人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14%,正進入高齡社會,2025年後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問題不只是對失能者的照顧,更要思考如何讓老人「不那麼快被照顧」,創造一個有活力的高齡化社會。
日本是全球高齡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1.27億人口中,約有21%是65歲以上的老人。針對社會老年化時代,日本政府11年前引進老年人「介護保險制度」,成效受到讚許。而想仿效日本已實行20年介護保險制度的台灣長照險,儘管起步太晚、太倉卒,卻不得不做。
李世代教授表示,目前政府在人力的配套規畫和事前的宣導上,都明顯不足。日本介護保險上路前,以約5年進行全國宣導,甚至編入教科書,讓國小學童也理解日本的高齡化危機、推行介護保險的必要性。在人力上,日本將照護服務員專業化、證照化,還成立照護學校,專門培養照護人力。健保給付,是由專業的醫師判斷,介護保險給付服務,則由專業的照護經理來判斷,地位和醫師平行;所以照護服務員的角色是專業、有升遷路徑、有社會地位的,自然能吸引民眾投入。
李世代教授強調,日本是亞洲地區長期照護的模範國家,很早就推出20年黃金計畫,臺灣也從民國87年起陸續推出試辦方案,包括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3年計畫」、經建會「照護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內政部「非中低收入失能老人及身心障礙者補助使用居家服務試辦計畫」,乃至於97年正式上路的「長照10年計畫」,被視為未來長照全面上路的架構。
但是當前政府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包括協助老年人的家屬克服心力交瘁、沮喪,避免陷入照顧親人的孤立狀態,很多老人因此可能感到消沈,甚至因而自殺或殺人。因此小範圍的醫療內容,不可能涵蓋大範圍老年長期照護內容,唯有透過醫療、福利、保健、以及家庭社區共同介護整合,台灣長期照護才會有發展永續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