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展健康产业国际化,卫生署将于行政院推动的自由经济示范区内,规划设置国际健康医疗中心,吸引国外人士来台接受健检、医美、重症等服务,也允许国人自费到特区就医。卫生署表示,特区的存在属于「境内关外」,为了不影响国人在健保体系下的医疗品质,将合理规范国内医师到特区兼职看诊的时数。
卫生署医事处处长许铭能表示,这属于一个投资行为,第一阶段是在现行法规可容许的范围内,让特区的医院能以医疗社团法人的型态经营,这样的医院都是单独成立,而不是既有医疗院所的分部,且不能为健保特约。
医师兼职时数将限制
至于机构医事人力先以本国人力为主,许铭能表示,虽然法规上没有设限特区内可设立的医院数,不过原则上仅以1家为目标。届时这间医院除可聘专任医师,也允许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师,可透过报备的方式来兼诊,不过为了担心排挤国人就医权益,将合理规范医师到特区兼职看诊的时数,初步规划不能超过在原本医院看诊的时数。
此外,为了让特区的医院能实质嘉惠台湾,这间医院的盈余,将要求缴交经营许可费用来挹注台湾。未来第二阶段将视办理成效,研拟特别法规放宽现行规定,如:试办公司型态经营、开放20%外籍医事人员在特区医院执业。
特区内医疗风险自负
许铭能指出,特区内的国际健康医疗中心,以服务华人在内的外籍人士来台就医,与目前就医需繁复的签证相比,未来到特区就医可简化相关申请程序。特区也允许国人可自费来就医,不过许铭能提醒,除了无法享用健保,特区内的医疗行为若产生医疗纠纷、药害,均不适用既有的救济制度,等于国人自费到特区就医、风险自负。
卫生署强调,邻近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韩国,均投入大量资源以活络健康产业发展,将待行政院宣布启动后,举行相关的投资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