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道癌的发生率、存活率与胰脏癌相去不远,加上不易诊断,很难早期发现,致命率高,因而被冠上「隐藏版癌王」的称号。胆道癌在亚洲发生率较西方国家高,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血液肿瘤科白礼源主任提醒,1… 详全文 >
-
有「癌王」之称的胰脏癌,早期没有症状,被喻为最沈默的杀手,确诊时常常已经是中晚期,预后差、存活率低。胰脏癌有6大征兆,如黄疸、上腹痛,面对凶猛的疾病别害怕,只要不放弃,就有机会化险为「胰」!… 详全文 >
-
莫名出现暴瘦、腹痛、黄疸等症状,小心可能是胰脏癌的征兆!1名75岁张姓老翁年初因腹痛、食欲降低且体重下降就医,检查后赫然罹患胰脏癌,且癌细胞扩散到肝脏,后续又出现阻塞性黄疸。亚洲大学附属医院… 详全文 >
-
满月后仍有黄疸别轻忽!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医师郑诗橤表示,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十分常见的问题之一,新生儿的黄疸归类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后者则是在出生后两天内就会出现,原因包括母婴ABO… 详全文 >
-
肝癌在台湾地区十大致死癌症中高居第二位!许多知名艺人也都因罹患肝癌病逝,包括蔡头、吴孟达、林正英等。肝癌初期不易察觉,直到患者出现倦怠、黄疸、肚子胀痛,或摸到硬块等不适就医检查,往往已经是晚… 详全文 >
-
新生儿往往在出生后二至三天时皮肤开始变黄,有时候会被告知是「新生儿黄疸」。听到婴儿有黄疸,对新手父母来说一定感到十分困惑;郭综合医院儿科李儒主治医师表示,根据不同成因,我们可以把黄疸分成两种… 详全文 >
-
肝脏是没有神经的器官,多数患者当发现肝脏肿瘤时,几乎已是中晚期,其实肝癌有前兆!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肠胃肝胆科主治医师陈政国表示,提出警讯,临床上肝癌患者会出现几种特殊警讯,包括手掌异常红点或泛… 详全文 >
-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问题,尤其罹患胆道闭锁,也可能出现黄疸。据统计将近60-80%新生儿都经历过黄疸,潜藏着少数危险的疾病,不可忽视!台东马偕儿童肠胃科洪华希医师提醒,新手妈妈观察宝宝黄疸是否… 详全文 >
-
经常莫名背部剧烈疼痛、吃止痛药仍然未见效,以及体重短时间狂降,千万别轻忽,小心可能是罹患有「癌王」之称的胰脏癌!乌日林新医院胃肠肝胆科李杰哲主任表示,如果出现上腹痛、背痛、不明原因体重减轻、… 详全文 >
-
胆结石,从中医上来讲是因为胆郁气结、湿热蓄积,煎灼成石。这个病的治疗一定要尽早,否则会渐积而大,郁塞壅滞发为黄疸 详全文 >
-
资深体育主播傅达仁因罹患胰脏癌,为了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享寿85岁。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戴承正提醒,胰脏癌的恶性相当高,早期发现不易,民众若出现「体重骤减、腹… 详全文 >
-
宝宝身体黄黄的,要紧吗?黄疸,几乎是每个新生儿都会出现的症状,但这现象会持续多久呢?跟喂母奶有关系吗?会不会危害宝宝未来的健康?新手爸妈们别着急,让圣马尔定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张守治来细说分明。 详全文 >
-
每次健康检查看报告时,总是担心自己常常熬夜会不会肝不好,总是会先看GOT/GPT,但是肝脏能检查怎么有这么多看不懂的检验项目,微笑本周整理常见肝功能检查项目的意义,以及常见肝病可能产生的外观… 详全文 >
-
根据2004~2014年期间的数据,每年的A型肝炎病例平均约100~200例;2015年起略增,但不会偏离平均值太多。然而,从2016年开始,A型肝炎疫情大爆发,高达1,133例,几乎是往年… 详全文 >
-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向是保持健康的黄金法则,然而,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消化系主治医师杨其颖表示,对于胆道狭窄而言,究竟是良性发炎或恶性肿瘤阻塞所引起,腹部电脑断层和核磁共振的诊断效果有限… 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