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華語樂壇知名歌手不幸病逝,網路上也傳出其疑似有嚴重肺部纖維化,無論病因為何,消息一出震驚了無數歌迷。臺中榮民總醫院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主任傅彬貴醫師說明,肺纖維化的成因很多,許多肺部疾… 詳全文 >
-
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根據國際抗癌聯盟(UICC)官網數據統計,癌症為全球死因第二位,2022年癌症病例新增約2000萬例,同時,也奪走了970萬人的生命。國內台灣癌症基金會呼應UI…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仍位居10大死因之首,而肝癌已經連續44年名列前2名,每年約有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主因皆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詳全文 >
-
慢性病及癌症病人經常因疾病或治療副作用導致食慾不振,難以攝取足夠的營養。這時候可以利用5分鐘法則,設定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小目標,例如,可以從喝一杯高蛋白飲料或吃幾口蔬菜湯開始,而不必馬上要求… 詳全文 >
-
肥胖不是福!肥胖不僅影響外觀,更是影響全身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顯示,肥胖與多種慢性疾病密切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脂肪肝以及關節退化,甚至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這些健康問題不… 詳全文 >
-
你聽過網路上流傳這樣的說法嗎?「癌細胞愛吃糖,所以癌友抗癌一定要停止吃糖」?是真還是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提醒,「糖」是「醣」的一種,若把「醣」誤認為「糖」,刻意避開好的澱… 詳全文 >
-
你也是3C控嗎?遊戲不破關,手機就放不下來?或是家中小孩常常玩遊戲打怪,打到電腦發出陣陣燒焦味?專家警告,3C電子產品運轉過熱所產生的焦味,可能是有毒的化學揮發物「多溴二苯醚」,對人體危害甚… 詳全文 >
-
癌症病人發生腸胃道阻塞,是相當常見的併發症!85歲的李奶奶因連續多日沒有排便、排氣,肚子脹得像一顆球,來到醫院就醫。在X光檢查下,發現有腸阻塞的情形,詢問病史了解,原來李奶奶是左側卵巢癌病人… 詳全文 >
-
淋巴水腫是一種由淋巴系統損傷引起的慢性疾病,特別是癌症手術後的常見併發症。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羅世倫表示,隨著時間推移,淋巴液滯留在增厚的皮下組織中,並伴隨脂肪堆積和纖維化,這使得液… 詳全文 >
-
夜間多尿不僅容易影響睡眠,甚至帶來心血管、糖尿病、高血壓,甚至癌症等疾病風險!有關夜尿迷思不少,像是「夜尿吃芋頭能改善」、「按某穴位能治好夜尿」等,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與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特別破… 詳全文 >
-
為什麼癌症病友需要做復健?癌症復健能帶給癌友什麼樣的好處?這是一般民眾看到「癌症復健」四個字時最常見的疑惑。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邱翊翔表示,癌症復健的主要目的,就是針對腫瘤本身及治療過… 詳全文 >
-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 UPF)攝取過多,小心對健康造成4大影響!哪些是超加工食品?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醫師表示,根據巴西聖保羅大學所創造的NOVA… 詳全文 >
-
戰勝癌症,良好且充足的睡眠絕對有必要!現代人睡眠障礙的比例相當高,平均每5人就有1人深受慢性失眠之苦,夜間睡不好,大腦無法正常褪黑激素,長期易提高罹癌或導致癌症惡化的風險。黃慧娟中醫師表示,… 詳全文 >
-
癌症奪命的主要原因,竟有4成不是癌症本身!臨床發現,絕大多數癌症患者並非死於惡性腫瘤本身,而是癌症造成的營養不良和治療副作用。中醫師林親怡表示,良好的體質基礎是戰勝癌症的第一步,對於消化功能… 詳全文 >
-
貧血不容輕忽,不僅月經過多或異常會釀成缺鐵性貧血,頭暈、疲累,都可能是貧血徵兆,甚至貧血也是胃潰瘍、5大癌症的警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簡采汝指出,嚴格說來,貧血只是一種表…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