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技術與科技與日俱進,癌症與絕症已經不能劃上等號,許多癌症只要能夠早期發現、積極治療,以及配合醫囑應用新型療法,不僅大幅提升存活率,甚至有機會根治痊癒。童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葉啟源主任表示,… 詳全文 >
-
不孕婦女想求子,卻意外發現罹患癌症,藉由進步的醫療技術,不但一邊抗癌,還能一邊進行人工生殖,甚至懷孕期因為出血必需臥床安胎,終於歷經3年求子成功。臺中榮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易瑜嶠主任表示,隨著… 詳全文 >
-
臺北市衛生局今7月3日公布113年臺北市十大死因報告,癌症連續52年蟬聯臺北市首位死因!113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為(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慢… 詳全文 >
-
細胞外囊泡(EVs),包含外泌體與微囊泡,是細胞之間傳遞訊息的重要媒介。近年在癌症、再生醫學、免疫調控、老化與神經疾病等領域展現出高度的應用潛力,成為次世代生醫技術的重要突破口。由中國醫藥大… 詳全文 >
-
癌症已數十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而癌友在病程中常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進而影響疾病的預後。因此在抗癌過程中營養攝取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適當飲食不僅能增強體力、減緩治療的副作用,還有助於… 詳全文 >
-
為實現2030年癌症死亡率下降三分之一的國家目標,中央健康保險署於今年6月正式上路的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給付政策,將免疫療法(ICI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納入三種常見癌別的特定治療情境,根據… 詳全文 >
-
抗癌之路不孤單!女性罹患癌症不妨參加婦癌學習營,能與病友在專家解答疑慮下,共同關注治療新知與檢查需知!癌症希望基金會近日舉辦婦癌學習營,邀請馬偕醫院婦產部婦癌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志隆、台大醫院… 詳全文 >
-
「好心疼哦!長輩手臂的血管已沒地方可打了,要找腳的血管了。」老人家血管不好找,或久病長期扎針的病人,最大的心理障礙就是三天要重新找週邊靜脈更換留置針的痛苦。台東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病房郭玉琦護… 詳全文 >
-
甲狀腺結節竟然也會侵犯胸腔!臨床上長至胸腔的甲狀腺結節並不常見,通常只有當結節壓迫氣管、食道、喉返神經或其他重要結構影響呼吸、吞嚥甚至聲音沙啞等狀況,才需要進行手術切除。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 詳全文 >
-
近日華語樂壇知名歌手不幸病逝,網路上也傳出其疑似有嚴重肺部纖維化,無論病因為何,消息一出震驚了無數歌迷。臺中榮民總醫院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主任傅彬貴醫師說明,肺纖維化的成因很多,許多肺部疾… 詳全文 >
-
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根據國際抗癌聯盟(UICC)官網數據統計,癌症為全球死因第二位,2022年癌症病例新增約2000萬例,同時,也奪走了970萬人的生命。國內台灣癌症基金會呼應UI…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仍位居10大死因之首,而肝癌已經連續44年名列前2名,每年約有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主因皆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詳全文 >
-
慢性病及癌症病人經常因疾病或治療副作用導致食慾不振,難以攝取足夠的營養。這時候可以利用5分鐘法則,設定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小目標,例如,可以從喝一杯高蛋白飲料或吃幾口蔬菜湯開始,而不必馬上要求… 詳全文 >
-
肥胖不是福!肥胖不僅影響外觀,更是影響全身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顯示,肥胖與多種慢性疾病密切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脂肪肝以及關節退化,甚至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這些健康問題不… 詳全文 >
-
你聽過網路上流傳這樣的說法嗎?「癌細胞愛吃糖,所以癌友抗癌一定要停止吃糖」?是真還是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提醒,「糖」是「醣」的一種,若把「醣」誤認為「糖」,刻意避開好的澱…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