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月後仍有黃疸別輕忽!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醫師鄭詩橤表示,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十分常見的問題之一,新生兒的黃疸歸類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類。後者則是在出生後兩天內就會出現,原因包括母嬰ABO… 詳全文 >
-
早產兒出生後,有較長的時間都住在保溫箱裡,甚至是新生兒加護病房中,此時,爸比媽咪與其過度擔心,不如補充足夠的相關知識,做好充分的迎戰準備,寶寶屬於哪一類早產兒?早產兒因為出生得太早,許多器官… 詳全文 >
-
疫情虎年共伴效應,新生兒數今年恐跌破14萬再創新低!預計六年後適逢入學年齡時,全台恐小學至少再減2000班!婦產科醫學會為因應低生育率危機,父親節倡議再放寬政策,增加陪產(檢)假至14日,增… 詳全文 >
-
國內去年2021年全年新生兒總數只有15萬3820人,較前年16萬5249人,減少1萬1429人,創下歷史新低!今年能達成艱難的「15萬保衛戰」嗎?茂盛醫院李茂盛院長表示,為鼓勵婦女多多生產… 詳全文 >
-
那對夫妻與那對姊弟來了!這次加入哪位新成員呢?那就是「小林萌」(現在叫萌弟)囉!時隔7年再次夫妻聯手照顧新生兒,會不會變生疏?生第二胎的Kim與Nico可算是「老手」爸媽,卻紛紛苦笑:「根本… 詳全文 >
-
國內出現出生週數最小早產兒,出生週數僅21週又5天,國外週數為23週,打破全世界新紀錄!小葶是週數最小的極低體重早產兒,在媽媽的肚子裡僅待了138天,就出生了。出生體重僅370克(如同一個鋁… 詳全文 >
-
嚇人!新生兒的肚臍竟然會噴出尿液!台中1名產婦在第17周產檢時,發現寶寶的臍尿管出現囊腫,出生後第6日,因寶寶臍尿管囊腫破裂,尿液也從臍帶噴出,因此緊急進行臍尿管切除手術,光田綜合醫院一般外… 詳全文 >
-
1名接受試管嬰兒治療懷孕36週的李小姐,在破水生產送急診卻PCR確診,加上另外還有3位產婦染疫,她們都在昨17日同一天於北榮醫療團隊齊心照顧下,成功產下寶寶,共喜迎5名新生兒,包括一對龍鳳胎… 詳全文 >
-
新生兒往往在出生後二至三天時皮膚開始變黃,有時候會被告知是「新生兒黃疸」。聽到嬰兒有黃疸,對新手父母來說一定感到十分困惑;郭綜合醫院兒科李儒主治醫師表示,根據不同成因,我們可以把黃疸分成兩種… 詳全文 >
-
台灣去年新生兒人數僅16萬5,249人,創下史上新低,甚至首度出現死亡人數多過出生數、「生不如死」的警訊。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委託進行網路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買不起房、給不起孩子一個家」是… 詳全文 >
-
COVID-19疫情期間,因新冠病毒具有高傳染力,新生兒需要特殊保護避免感染。臺北榮總醫院獲贈影像插管系統等新生兒照護設備,今(1)日上午舉行嬰兒醫療設備捐贈儀式,許惠恒院長特別致贈感謝狀,… 詳全文 >
-
今年5月疫情嚴峻期間,馬偕醫院周產期及新生兒醫護團隊合作,為1名無法繼續安胎的孕婦,施行雙胞胎間隔生產,分別於妊娠23週及25週,產下二位巴掌大的小仙子早產兒,並在近4個月照護下,終於出院返… 詳全文 >
-
小心!新生兒也會隱形缺氧!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小兒科醫師李德敏指出,為了及早發現新生兒是否因危急性心臟疾病而導致缺氧,院內嬰兒室全面使用脈衝式血氧機,在新生兒出院前偵測血氧變化,,避免新生兒因… 詳全文 >
-
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統計,全球每天約有810名婦女死於可預防的懷孕和分娩相關原因、約有6,700名新生兒死亡。為了孕產兒安全,要把握關鍵,產除風險!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院院長鍾飲文表示,病… 詳全文 >
-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問題,尤其罹患膽道閉鎖,也可能出現黃疸。據統計將近60-80%新生兒都經歷過黃疸,潛藏著少數危險的疾病,不可忽視!台東馬偕兒童腸胃科洪華希醫師提醒,新手媽媽觀察寶寶黃疸是否…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