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指出,30歲之後,肌肉每年下降1%,40、50歲後每年則會以減少10至20%的速度快速下跌,且可能同時引發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等共病風險。為提高健康餘命、積極維持行動力,近年增肌、補充蛋… 詳全文 >
-
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不同種類的完全蛋白質,必需胺基酸的含量也有所差別(譬如大豆甲硫胺酸的含量較低),也因此,一般會建議多元攝取不同種類的蛋白質,才能完整補充所有必需的胺基酸。其中,魚類是… 詳全文 >
-
健康養生是長壽秘訣,但從國人飲食NG行為卻發現,民眾常誤以為吃得少,就是養生,或吃得多,就是健康,但這2大錯誤飲食背後卻暗藏隱形殺手,可能造成營養失衡大漏接。唯有先破除迷思,「聰明吃、健康吃… 詳全文 >
-
或許有人會覺得:「從大豆或豆類製品中,不是也能攝取蛋白質嗎?」但是,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質之間,存在著決定性的差異,那就是必需胺基酸的「質」與「量」。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大約有二十種。其中…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