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最新調查指出,不安全用水和環境衛生等危機,導致全球每天約1,000名5歲以下兒童死亡。為喚起社會大眾對全球兒童用水困境的關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將於7月7日至18日,在急… 詳全文 >
-
細胞外囊泡(EVs),包含外泌體與微囊泡,是細胞之間傳遞訊息的重要媒介。近年在癌症、再生醫學、免疫調控、老化與神經疾病等領域展現出高度的應用潛力,成為次世代生醫技術的重要突破口。由中國醫藥大… 詳全文 >
-
癌症精準治療開啟新篇章!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所領導的研究團隊與生醫攜手合作,成功開發出HLA-G的靶向性外泌體藥物載體平台—SOB100。周德陽院長表示,此平台已完成臨床前研究,… 詳全文 >
-
2025年備受矚目的亞洲醫療大獎《Healthcare Asia Awards》頒獎典禮,於4月10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隆重舉行,該獎項表揚亞太地區在醫療創新與社會貢獻方面表現卓越的機構。中國… 詳全文 >
-
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盛大登場!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說明展出重點,「AI技術顯著加速了藥物設計與臨床篩選效率,而外泌體技術為癌症治療和神經退化疾病帶來實證突破;全球首例的CAR-T異體細胞治… 詳全文 >
-
全球領先!癌症治療用藥新突破,抗癌免疫治療進入新時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研究團隊攜手生醫業,共同開發創新奈米三特異性T細胞銜接抗體「Nb-TriTE」抗癌藥物,成功完成臨床前研究… 詳全文 >
-
智慧醫療將是台灣的「第二座護國神山」,透過AI等科技,能提高醫院的整體營運與醫療照顧效能,讓醫護有更多時間照顧病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智慧醫療表現再獲佳績,美全球醫療機構智慧醫療的高品質指… 詳全文 >
-
台灣泌尿道癌症發生率大約每年每10萬人有4人,全台灣每年新增800例,若能早期發現,可以在癌症初期就診斷出來,治癒將大大提升。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指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日本知名臨床醫學檢… 詳全文 >
-
8旬嬤感染俗稱的「超級細菌–Superbug」–嗜麥芽窄食單胞菌陷昏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團隊利用AI質譜儀圖形成功預測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對第三代頭胞菌素的抗藥性,輔助醫師治療,並… 詳全文 >
-
中風是國人死因的前三名,是老年人殘障的主要原因,其龐大照護和醫療費用往往成為家庭經濟和身心上的重大負擔。為喚起民眾對中風防治的意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16日舉辦中風衛教的免費宣導活動,呼…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