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是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每天的例行工作,深怕血壓不斷超標會突然中風,健康和生活品質大受影響,不過,也有少數人明明已經乖乖服藥,且同時吃3種藥,依舊不見情況好轉。醫師表示,這是難纏…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4617失智症不是老化現象,而是因疾病或受傷直接或間接損害大腦,導致包含了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變差、行為改變等症狀。失智症通常分為退化型及血管型,但有些病人也會同時存在兩種類別。 ![]…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296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是一種罕見疾病,好發於30到40歲的女性,目前病友在台灣不到1千人,且每次復發都會嚴重地影響到生理與心理,即使不復發的病友通常在第一次確診就會非常的嚴重,可…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255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之侵襲性感染,估計全球每年病例數達120萬人,台灣每年約有10-20人感染,全年齡層均可能感染,尤其好發於嬰幼兒,以及密集生活型態(如軍營、住…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233關節痛風不吃藥,小心釀關節多處大型結晶石!1名60歲的陳先生罹患痛風性關節炎已超過35年,因個性使然,長期不願配合醫囑服用降尿酸藥物,導致痛風結晶石在多處關節沉積,當痛風結晶石出現…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95230第1型糖尿病為一緩慢漸進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需要長期監測血糖變化,除了可以仰賴連續血糖監測系統之外,配合胰島素幫浦更可以達到精準胰島素給予,避免血糖的過度起伏、降低低血糖風險、增加病…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3/9517440歲是許多男性展現成熟魅力的新起點,然而容易忽略的是,40歲也同時是身體變化的關鍵時刻!除了髮質與髮量在這個時期開始轉變,讓髮型無法維持理想造型外,身體代謝與分泌改變,也讓男性的…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170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表五種生活型態與壽命的關聯性,結果發現,不抽菸者比癮君子多活2.31年,不過量飲酒者可多活1.62年,每天攝取足夠蔬果的民眾,平均壽命可延長3.25年,是…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156晚上連連打鼾、睡覺中甚至有呼吸暫停現象,怎麼睡都睡不飽,早上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小心睡眠呼吸中止症找上門!據統計,臺灣約15-30%的成年人受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所苦。 ![…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15365歲的莊先生是個事業有成的資訊業高級主管,雖然長期有解尿不順的困擾,但因為工作忙碌,一直沒有抓出時間去做相關的檢查。好不容易屆齡退休後,決定造訪泌尿科好好處理這方面的困擾,然而在…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19/95082臺北榮總建置完成國內醫院首座以叢集式架構的超級運算平台「北榮一號雲」,同時導入人工智慧及管理平台儀表板,提供以數據驅動的臨床決策預警報警,提升醫務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並於門診、住院…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140中秋節將至,親朋好友齊聚烤肉、大啖柚子和月餅,不僅已成既定習俗,還能趁機透過美食犒賞自己這陣子的辛勞;但是,當心過度飲食後,體重上升,還造成代謝負擔!尤其,中秋傳統烤肉落伍了,安南…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95007巴金森症為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好發於中老年人口,國內65歲以上族群盛行率約為2%。1名65歲紀先生於6年前因步態不穩,被診斷為巴金森症,起初藥物控制症狀良好,但隨病程進展,藥…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005不吃藥,如何降膽固醇?有些人膽固醇偏高,但還不需要吃藥治療,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針對此指出,「調整生活型態」是維持健康的重要方式!林…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94982癲癇症(Epilepsy)為一種腦神經元反覆自發性異常放電的疾病,盛行率大約5-10/1000,以臺灣人口換算,粗估全臺約有20至30萬名患者,並不算罕見。然而,因癲癇的表現嚇人,…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4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