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元宵節緊接而來,除了欣賞各地燈會、參加猜燈謎、祈福、逛市集,民眾在享用湯圓時,也別忘記血糖管理,避免糖尿病找上門!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掌握5大控糖要訣「定期健檢、妥善監控、…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95835台灣青少年肥胖比例高,約每3位兒童及青少年中就有1位過重或肥胖。去年學期初,剛升上高中的小杰接受學校例行的健康檢查,帶回一張滿江紅的健檢報告;15歲的他身高168公分,體重竟高達8…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01/95821農曆春節到來,容易因飲食過量及久坐導致腰圍增加,進而提高代謝症候群風險。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新春之際別忘「瘦腰4秘訣」:均衡飲食、每週運動150分鐘、正確量腰圍(男性小於90公分、…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01/95792人體提早老化與粒線體功能退化息息相關,不僅如此,粒線體也是禦寒不可或缺的幫手。當寒冷天氣來襲,需要注意保暖,不僅要注意保暖,人體產熱機制和細胞能量代謝的核心—粒線體,更是扮演著關鍵…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795春節圍爐大魚大肉容易增加身體負擔,國民健康署提供5個飲食撇步,包括:多運用高纖食材、以天然香料取代鹽糖、選用好油及堅果、多用蒸煮烤取代油炸、優選零食並與家人分食。透過食材替換及調整…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95775「千金難買早知道」這句老話在現代醫學中依然適用,但我們現代人是幸運的。隨著科技與醫療的進步,我們有機會透過健康檢查提早預防和控制許多重大疾病,避免病情演變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743心室顫動是最致命的心律不整,約占成人突發性心臟停止的40%。臺中榮總於今年1月7日完成台灣首例EV-ICD (Extra-vascular implantable cardiove…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756許多人有血壓高而不自知,沒有症狀(超過75%收縮壓大於160毫米汞柱的患者依然沒有感覺不適)而沒就醫。因此建議40歲以上每年篩檢一次,40歲以下每三年篩檢一次。當然,像是糖尿病、慢…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752肥胖是影響健康的負面因素之一,有許多方式都可以效達成減重的目標,但每個方法都有其限制及風險,除了改變生活型態,控制飲食或使用藥物控制之外,醫師表示,針對BMI值27以上的族群,胃鏡…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0/956332024年即將邁入尾聲,聖誕節、跨年活動接踵而至,寒冷的冬季氣候使各地氣溫偏低,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歡慶佳節時應做好戶外保暖,由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齡長者及三高族群更應…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632…![][230927] ##年長者請注意保暖,年輕的高血壓高風險族群應定期量測血壓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表示,年長者因為感官退化,對於體溫變化較不敏感,可能身…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580冬天氣溫驟降,飲食不控制小心痛風找上門!痛風的發生與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有極大的關聯。尿酸是嘌呤(俗稱普林) 在人體分解代謝後的產物,藉由尿液排出體外,若是攝取過多富含嘌呤的食物,或…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95562本週12月15日周日,國內規模最大的臺北馬拉松即將登場,然而低溫來襲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國民健康署提醒跑者及三高族群,務必做好保暖措施,並呼籲民眾在冬季運動時遵守「保暖、熱身、…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543冷氣團報到,氣溫驟降,小心冷風易導致血管收縮,進而引發血壓升高,增加血管相關疾病的風險。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徐仁佑醫師指出,研究顯示,低溫與腦出血型中風具有高度相關性。此外,當氣溫低…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1/95440秋冬氣溫劇烈變化,正是心血管疾病最易發生的季節,因為低溫加上溫差大,容易造成血管劇烈收縮,導致血壓上升,此時若血管有不健康的斑塊破裂,就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或中風發作等機會…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