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友邦帛琉的65歲女性Faith Harumi(斐露米),因腹痛在當地診斷為結腸癌,遂於2022年4月經馬偕紀念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安排轉診進行後續治療,經診斷露米為大腸直腸癌合併卵巢與腹膜轉… 詳全文 >
脾臟是人體重要的淋巴免疫器官,不僅是「沉默」的器官,因不常發生病變,體積又小,可說是「存在感」很低的器官,有少數的人會長脾臟腫瘤。如果罹患「脾臟錯構瘤」,可採用微創腹腔鏡執行「脾臟切除後合併… 詳全文 >
眼睛竟也會長腫瘤!49歲賴小姐,三年前開始右眼看線條有些扭曲變形,不以為意。直到症狀持續數月不見改善,才至中部醫學中心檢查,赫然發現眼中長了一顆腫瘤,被轉送至林口長庚醫治。林口長庚眼科周宏達… 詳全文 >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團聚,把酒言歡甚是一大樂事,但是平時飲酒過量的酒國英雄要注意,小心食道癌找上門!食道癌發生主要因抽菸、喝酒、嚼檳榔所引起,還有像是肥胖等其他原因,也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北… 詳全文 >
罹癌不再是絕症,即使是罹患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也有機會逆轉!1名67歲婦人罹患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四期,已轉移至腹膜,經化學治療、手術切除腫瘤,幸運從四期逆轉為二期。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 詳全文 >
橫紋肌肉瘤是一種軟組織惡性腫瘤,顧名思義是發生於橫紋肌肉組織的惡性腫瘤,常見於15歲以下的孩童,青年人及年輕成年人也可能發生。台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黃芳亮主任表示,根據台灣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 詳全文 >
近年來在台灣,子宮內膜癌的患者急速竄升,除了女性乳癌之外,子宮內膜癌是排名上升速度最快的婦女泌尿生殖道的癌症,超過了子宮頸癌。而促使子宮內膜病變,使子宮內膜癌病例大幅增加有一些風險因素。衛福… 詳全文 >
「前置胎盤」和「植入性胎盤」都是可能造成產婦大出血的危險因素,而產婦若同時有前置胎盤合併植入性胎盤,嚴重者出血量甚至可能達到3000~4000c.c.以上。花蓮慈院婦產部副主任高聖博指出,「… 詳全文 >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三年,台灣所有醫療院所都曾面臨群聚感染恐懼,讓許多民眾減少出入醫院頻率,即便身體發生異常,也不願意檢查原因,不自覺讓疾病逐漸惡化。醫界估計2023年大腸直腸癌病患恐強力反彈上… 詳全文 >
乳癌為我國女性發生率第一名,且近年好發年齡有下降趨勢,許多年輕病友被迫在職場與治療中做選擇,醫療費用自然也成為經濟負擔,甚至有民眾以債養病,經濟與精神皆面臨龐大壓力,乳癌病友協會於數個醫院的…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