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影響女性健康的隱形殺手,據統計,台灣目前每年約有5,000名的乳癌新增患者,是國內女性好發率第2名的癌症。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癌症中心陳芳銘主任指出,乳癌發現越早,存活率越高,特別是HER… 詳全文 >
子宮頸癌發病率持續升高,嚴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子宮頸浸潤癌更是有年輕化的趨勢。不少三四十歲的女性認為年紀不大,出現下腹痛、白帶量多等情況以為是普通的婦科炎症,拖延不到醫院做詳細檢查,直到性交… 詳全文 >
台灣胸腔腫瘤病友支持協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醫師指出,由於癌症病患體內細胞代謝改變,必須特別注重醣類、脂肪與蛋白質的攝取比例,靠此三大類營養素「加持」,才有力量面對下一次化療。 詳全文 >
柳岩日前接受某雜誌採訪時透露,胸部一側有幾條細細3毫米的傷疤,那是纖維瘤手術留下的痕跡。多年前躺在手術臺上,親眼見到「一些暗灰色,有著大理石般質感的玩意」讓她很震驚! 詳全文 >
臨床醫學上有「病由心生」的說法,負面情緒的確有可能誘發腫瘤,臨床資料顯示,90%以上的腫瘤患者與心理、情緒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精神創傷、負面情緒都可能成為罹患癌症的前兆。 詳全文 >
台灣每天有32人罹患婦癌、7人死於婦癌,婦癌儼然是女性的頭號公敵!辛苦的媽咪在工作及家庭兩頭忙碌之餘,一定要記得珍愛自己,定期做乳房及子宮頸篩檢,顧上護下,3點不漏,6分鐘護一生! 詳全文 >
黑色素癌治療出現曙光!以往黑色素癌被視為惡性相當高的皮膚癌,末期患者存活率無法超過1年,但國內臨床試驗發現透過注射式的免疫療法,1年後存活率高達51%,醫界認為免疫療法可望成為未來癌症治療的… 詳全文 >
基隆長庚醫院 癌症中心主任、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指出,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常經歷的症狀之一,雖然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但在台灣,疼痛醫學不但是專業,更是有專科醫師來輔佐諮詢,但大多數民眾仍存… 詳全文 >
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耀仁,曾收治1名40歲年輕女性,經診斷發現罹患HER2陽性乳癌,已是第3期,癌細胞更已侵犯腋下30多個淋巴結,手術後使用標靶搭配化學治療,但沒想到一年半… 詳全文 >
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10萬女性有66位,而台北市又是所有縣市中最高者,每10萬女性高達77位,推測原因與都會型婦女較少運動、較多外食、較晚生育,或未婚及工作壓力較大都有關,防治乳癌…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