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有些「自閉症類群疾患」的孩子在2歲多的年紀或是讀幼稚園時就被診斷出來,但有些語言發展沒有明顯落後、智力也正常的孩子,會在更大的年紀才呈現出社會互動能力的不足。亞東醫院精神科江惠綾醫師表示… 詳全文 >
-
疫情下,停課居家,根據一項調查發現,竟然形成家長巨大壓力,如同壓力鍋快爆炸!家扶基金會2021年《疫情下的兒少照顧》問卷調查發現,疫情讓親子相處時間增加,家長育兒與工作壓力倍增、51.4%表… 詳全文 >
-
氣喘為兒童常見慢性病之一,據2020年健保醫療統計年報,0-14歲兒童因氣喘就診人數約達23萬。氣喘是一種氣管慢性發炎的疾病,常見的症狀有喘鳴、呼吸短促、胸悶、咳嗽等,有時可能會因為運動、劇… 詳全文 >
-
膽道閉鎖簡單來說就是膽道系統阻塞不通,可能是先天畸形或發育不良造成,使得膽汁無法順利由肝排到腸道,造成膽管發炎,肝臟腫大,皮膚會呈黃色。亞東醫院小兒部張博勝醫師表示,若膽汁滯留,無法順利進入… 詳全文 >
-
近兩年COVID-19疫情以來,孩子大幅減少戶外活動時間,許多孩子在這段時間體重都直線飆升。亞東醫院小兒部林裕誠醫師表示,兒童時期肥胖對於現在及未來成年期都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脂肪肝、糖尿病… 詳全文 >
-
兒童低度近視也要注意控制,否則一旦變成高度近視,恐引發併發症。李揚銘眼科醫師表示,近視就像是糖尿病或高血壓的慢性疾病,如果未加以控制,變成高度近視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可能會在未來出現威脅視… 詳全文 >
-
腸絞痛引發哭泣的特徵如有明顯突然的開始和結束,通常發生在夜晚。根據新生兒科醫學會新生兒腸胃健康指南,照顧者可以用簡單三法則「333準則」,來檢視寶寶是否可能有腸絞痛。亞東醫院小兒部李佳容醫師… 詳全文 >
-
腸病毒是5歲以下幼童是感染併發重症,甚至有奪命風險的高危險族群,而引起重症最常見型別為71型及D68型。臺大醫院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腸病毒71型疫苗,最快年底可取得許可證,提供2個月到6歲幼童… 詳全文 >
-
面對這一波疫情升溫,家中有小寶貝的父母們都非常憂心,Omicron傳播力強,加上目前幼兒普遍還沒有疫苗的保護力,除了做好防護措施,程涵宇營養師提醒,從加強幼兒免疫力做起才是根本,應給孩子新鮮…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廖立勤醫師表示,如果家中有未施打疫苗的小孩出現5種情况,可安排視訊診療,必要時於鄰近醫院就醫;另外,當發現孩子有症狀時,或是確診者,一般會使用8種常用藥物…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