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六是「世界安寧日」,雖然國內安寧緩和醫療推動多年,但是許多病患或是家屬對簽署「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同意書」,面臨兩難抉擇,認為簽署就等同是放棄治療,使得簽署意願大打折扣… 詳全文 >
-
卵巢癌是致死率相當高的婦科癌症,即使一線的化學治療藥物和手術可達不錯的治療效果,但有8成以上患者會因殘存的腫瘤細胞產生抗藥性而再復發,繼續對人體造成威脅。不過,國內醫學界研究發現,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署統計,每年有7千多人死於肝癌,許多人發現時已是肝癌末期,癌細胞已出現轉移,大多數已不適合開刀。碰到此情況,以前多半束手無策。但是,目前已經有利用電腦刀精準鎖定病灶,加以射殺,且依據… 詳全文 >
-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兒童癌症中最常見的腫瘤疾患,雖然存活率約8成,但18歲以上的成人急性淋巴性血癌,5年存活率卻僅有3至4成,落差相當明顯。醫師指出,血癌目前以造血幹細胞移植為治療主軸,但臨床… 詳全文 >
-
一名女性在3年前因罹患乳癌末期,進行切除手術之後,卻未定期追蹤檢查,豈未料之後出現背痛、下肢無力痠麻的情況,甚至下床都困難,後來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因為癌細胞已經轉移至骨頭,造成骨髓嚴重壓迫… 詳全文 >
-
9月22日是世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日,目前台灣每年新增約100到200人,估計全台約有1000多名患者。醫師指出,過去在沒有標靶藥物的時代,只有5成患者可存活超過5年,自從標靶藥物出現後,存活… 詳全文 >
-
由於新的藥物不斷被研發,有效的臨床試驗也不斷被發表,針對轉移性乳癌,現在平均存活期已可長達24個月,比過去只有12個月多1倍,存活率相當高。因此,醫師鼓勵乳癌患者,不要放棄,藥物進步將會讓乳… 詳全文 >
-
乳癌高居台灣婦癌發生率首位,每年新增9000人,高峰為45至49歲,但國內45至69歲婦女的2年乳癌篩檢率僅2成1,遠低於國外的7成。國民健康局呼籲婦女們,要每2年接受乳房攝影檢查,徹底實行… 詳全文 >
-
在乳癌類型中治療最為棘手的,非「三陰性乳癌」莫屬,由於此種癌症具有治療上「三高」瓶頸,包括高復發性、腦部轉移率高,以及高死亡率,加上可選擇的藥物少,因此5年整體存活率僅79%,遠低於一般乳癌… 詳全文 >
-
台灣乳癌患者的年齡層,比歐美早了10年,且近年有年輕化趨勢,醫師表示臨床上不乏40歲前就罹癌,呼籲建立「勤查早治」的意識,20歲之後除了應每月做自我乳房檢查,更應每年進行一次乳房超音波或其他…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