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數據顯示,台灣乳癌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小於35歲的年輕型乳癌病患比例,台灣為9%,是美國的4.5倍。所幸,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年輕即被診斷罹患乳癌,已並非世界末日。 詳全文 >
-
台灣每年新增乳癌患者近9000人,一項調查發現,國內乳癌患者最憂慮的3大疑問,分別是「可以活多久?」、「乳癌會轉移嗎?」,以及「乳癌一定要切除嗎?」醫師指出,乳癌就像感冒一樣,透過「客製化」… 詳全文 >
-
現在正是處在一個智慧型物品充斥的時代,就連女性內衣也出現所謂的「智慧型內衣」,由美國的「First Warning Systems」生技公司所製造,據稱能靠人體溫度的變化,偵測出乳腺細胞週期… 詳全文 >
-
塑毒風暴再現!台灣6.6萬洗腎人口用的PVC醫療軟管,竟然內含塑化劑。腎臟科醫師指出,洗腎1次的塑化劑暴露量便達到美國腸道外耐受量的0.6倍,更為衛生署標準明訂的7.2倍。長期洗腎病人因血液… 詳全文 >
-
台灣婦女頭號殺手,非子宮頸癌莫屬,目前抹片篩檢提供了早期診斷的機會,而注射疫苗,也能達到防護效果。隨著近年子宮頸癌罹患有年輕化趨勢,為了解大學女生對子宮頸癌認知與對子宮頸癌疫苗態度,一項問卷… 詳全文 >
-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年輕人誤以為「年輕人不會罹癌」,往往疏於自己的健康照顧,一名42歲的林小姐,摸到左乳有硬塊,但是不痛不癢,不以為意,直到幾個月後硬塊持續長大,才到醫院檢查,醫師確診為… 詳全文 >
-
罹癌婦女想要生子的強烈願望,即使罹患子宮頸癌,也無法抵擋!一名蘇婦女於前年底切除子宮頸癌腫瘤,醫師小心為其保留子宮與神經,而不致影響懷孕,果然去年底成功懷孕,今年8月喜獲龍子。 詳全文 >
-
35歲的王小姐腰痛持續了1年,甚至每1-2天都往急診室跑。日前經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婦產科診斷,才發現罹患子宮頸癌第4期。 詳全文 >
-
台中一位70歲的男性肝癌患者,癌細胞已發展到第3期末,肝腫瘤達7.5公分,不僅擠壓到心臟,若動用侵入性治療,隨時都有喪命的風險。但透過標靶藥物結合光子刀技術,讓這位肝癌患者重新燃起求生的希望… 詳全文 >
-
國民健康局提供女性,從45歲開始每2年接受一次免費的乳癌篩檢,不過雙和醫院公布乳篩資料顯示,符合資格的女性,往往過了50歲之後才注重乳房健康,以52歲女性最踴躍接受篩檢;然而過了60歲時,可…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