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子宮頸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台灣婦女癌症死因前十名。由於超過9成子宮頸癌與HPV持續感染有關,所以預防及避免HPV感染尤為重要!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一般婦產學科主任黃建霈… 詳全文 >
-
婦女停經後陰道出血千萬別大意,不要誤以為是突然又「回春」,新竹國泰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提醒,月經沒有來持續1年就是「停經」,一旦停經後又出血,都應該找醫師檢查。更年期後異常出血,除了可能… 詳全文 >
-
台灣每年平均有近萬人因肺癌離世,肺癌已經儼然成為台灣的「新國病」。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醫師表示,晚期肺癌的治療選擇日趨多元,近年也發展出免疫治療的多種組合應用,新治療方式帶… 詳全文 >
-
台灣癌症時鐘年年撥快,人人聞癌色變,醫藥界也積極研發各項治療藥物,治療過程中,卻常伴隨著種種不適症狀。三總血液科主治醫師戴明燊主任指出,6~9成乳癌病人治療期間會發生「癌因性疲憊症」。 輕度… 詳全文 >
-
台灣乳癌逐漸年輕化,好發年齡層從45至59歲明顯下移,注意乳癌年輕化!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36分鐘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廖立民呼籲,30歲… 詳全文 >
-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劉良智表示,早期乳癌(小於3公分以下)、無腋下淋巴結轉移或有其他器官轉移的患者,在手術時接受術中放射治療,即「乳癌術中放射治療」,除了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較美… 詳全文 >
-
「乳癌」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顯示每年有超過一萬名以上的女性罹患乳癌,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破解5個乳癌常見迷思,包括:「胸部越大的人,罹患乳癌的機會… 詳全文 >
-
43歲「小貝」自去年接種COVID-19疫苗後特別關注健康,沒想到半個月後意外在左側乳房摸到腫塊,就醫檢查發現2.2公分、橄欖大小的腫瘤,且癌細胞擴散至淋巴,確診為「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 詳全文 >
-
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實證上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大規模乳癌篩檢可降低41%的乳癌死亡風險,並下降30%的晚期乳癌發生率。10月份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奇美醫學中心鼓勵因怕痛而卻步做乳房X光攝影的女… 詳全文 >
-
乳癌是目前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每年約14000名新增患者,除了盛行率愈來愈高之外,另外一個趨勢就是年輕化,其中近半數的病人需要接受化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劉良智醫師表示,…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