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路上有一些說法認為運動可以改善子宮肌瘤,這是真的嗎?婦產科醫師烏恩慈認為,從運動避免肥胖的角度來看,有間接預防的幫助,但無法縮小已經長大的肌瘤,反而運動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更有直接助益。 詳全文 >
-
子宮肌瘤是困擾許多女性的問題,在生育年齡(25~35歲之間)發生率大約20%,到了更年期前後(45~55歲左右)更高達40%以上,也就是將近一半的50歲婦女有子宮肌瘤! 詳全文 >
-
女性年過40歲以後,最擔心停經及卵巢早衰。中醫師吳明珠指出,停經及卵巢早衰都是身體老化的警訊,要預防首應補腎虛、強化脾胃,可藉由中醫藥膳食補調理,或用紅糖薑糖「暖宮養巢」預防生理疾病,降低老… 詳全文 >
-
疫情拉警報,社區傳染大風暴,疫情指揮中心要求民眾先暫停非必要性醫療,讓不孕夫婦心慌慌,茂盛醫院不孕科李俊逸醫師認為,壓力過大也不利受孕,不妨利用防疫待在家裡的時間,夫妻多培養感情愛愛,有助孕… 詳全文 >
-
不孕症的治療是藉由檢查排除懷孕過程中的障礙,利用人工生殖技術輔助精卵的成熟與結合,增加懷孕的機率。藉由超音波與子宮輸卵管攝影,可以發現結構上的問題,像是子宮息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輸… 詳全文 >
-
不孕症也會盼來春天!有一群女性罹患內膜異位症,這也是女性不孕的常見原因,約占不孕女性的25-50%,患者會有骨盆腔沾粘發炎,造成輸卵管阻塞、卵巢功能不好、影響胚胎質量或阻礙著床等問題。高醫生… 詳全文 >
-
台灣生育率連續好幾年排名全球最低,明年虎年2022年可能再創新低,因為生肖屬虎,在民間習俗裡傳說容易帶煞,婚喪喜慶常被要求迴避。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最近有不孕夫妻要求醫師在5月以前,幫忙快… 詳全文 >
-
少子化危機也可能影響國家安全!根據美國中情局(CIA)所公佈的2021年全球227國的人口生育率預測,台灣育齡婦女僅生1.07個孩子,將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人工生殖寶寶破1萬名且逐年成… 詳全文 >
-
罹患糖尿病超過20年的王先生,現年51歲,結婚2年期間,太太一直沒能懷孕,而且他還被誤診為「無精症」!至醫院檢查發現:他因糖尿病出現神經病變,導致「逆形性射精」,找不到精子可做試管嬰兒。茂盛… 詳全文 >
-
不孕婦女進行試管嬰兒療程打排卵針後,許多人往往會出現許多不適,像是有的人會下腹腫脹、身體水腫突然變的嚴重,全身疲勞無力,甚至胸悶,影響睡眠等情形,小心可能是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仁愛院區中醫科…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