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兒出生人數今年1至10月累計為114,460人,預估今年比去年再減1萬人。新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李毅評醫師表示,面對少子化危險,不但需要鼓勵生育,尤其透過生殖醫學科技如三代試管,不孕症… 詳全文 >
-
中醫全聯會與健保署也推動中醫醫療院所執行「中醫提升孕產照護品質計畫」,除了常規的中藥治療,由計畫經費補助額外的針灸或薰臍療程費用,希望透過中醫輔助治療,以提升受孕率及保胎率。北醫附設醫院傳統… 詳全文 >
-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醫師表示,在進入試管嬰兒治療前會進行不少的檢測,如內分泌檢查、AMH、經期小卵泡數、子宮鏡等。臨床經驗觀察,常見三大錯誤治療觀念,恐讓不孕夫妻在試管嬰兒治療起點受影… 詳全文 >
-
女性要受孕成功,有賴2大關鍵,一是良好的「胚胎」,二是「子宮內膜」要有足夠的厚度。婦產科醫師陳昭雯表示,針對子宮內膜著床時間可以透過基因檢測快速掌握。如果發現子宮內膜乳酸菌低下怎麼辦?「如果… 詳全文 >
-
一般人還存有「使用保險套避孕,就可以萬無一失」的迷思。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前副理事長王孫斌醫師表示,實際上保險套的避孕失敗率高達10%,原因是許多人並未全程佩戴保險套,僅在射精前才戴套。目前有避… 詳全文 >
-
少子化再破歷史新低!行政院國家發展委會預測,111年的新生兒數恐只剩13.9萬人、將是史上首次跌破14萬人大關!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王瑞生醫師分享,運用現行個人化試管相關輔助檢… 詳全文 >
-
不孕症有福了!人工生殖是高度複雜且耗時的尖端技術,長庚醫療體系為確保此生殖技術符合國際品質規範及標準化,提供不孕症患者更優質的醫療照護,啟動台北、林口、高雄三院區生殖中心申請美國病理學會CA… 詳全文 >
-
影響人工生殖成功率的關鍵因素與「年齡、品質、技術」等有關,卵實力攸關求「生」力,女性的卵子數量出生後即固定,從出生時約200萬顆,直自31歲退步剩約40萬顆,並隨年齡持續衰退且不可逆,茂盛醫… 詳全文 >
-
日前有知名女星拍攝紀錄片揭開自身不孕、踏上試管嬰兒之旅的心路歷程,直指不孕治療「不丟臉、不孤單」,引發備孕女性共鳴。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臺大醫院婦產科陳美州醫師提醒,生育時間拖延,會直接影響… 詳全文 >
-
衛福部自110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上路1週年,達成「減負擔」、「助圓夢」及「增好孕」等三項成果。截至111年7月25日,已有2,733對夫妻成功產下3,…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