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呼吸器除了可以供給較高濃度的氧氣,還能幫忙病人換氣、分擔心臟的負荷、爭取治療時間,讓肺功能有機會恢復。但長期依賴呼吸器可能導致呼吸道損傷、感染與吞嚥困難、活動受限。衛福… 詳全文 > 
- 
                          臺大醫院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利用全數位及個人化精準醫療,為「下顎骨造釉細胞瘤」患者實現「腫瘤切除、顎骨重建、植牙假牙贋復」於單日內同步完成的新里程碑。助患者重獲咬合與微笑,儘快回到日常生活… 詳全文 > 
- 
                          重度或極重度以上的聽損患者,可以透過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重獲聽力。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黃俊豪主任醫師表示,一般而言,學語後失聰的成年人若沒接受治療,聽覺系統會逐漸退化,若全聾超過10… 詳全文 > 
- 
                          人工智慧(AI)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AI便利、隱私及不帶評價的特性,越來越多人選擇與AI聊天,談論那些難以啟齒的煩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市民,AI雖能成為心理健康促進的輔助工具,但並不能… 詳全文 > 
- 
                          產婦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也要小心產後可能隱藏潛在殺手─「深部靜脈栓塞」,以及因而併發致命性高的「肺栓塞」。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部資深主治醫師陳宜雍提醒,對於剖腹產婦女與高風險產婦,都需要特別注意… 詳全文 > 
- 
                          罹患巴金森氏症患者,如果服藥多年後出現藥效波動、異動症、幻覺或情緒失控等現象,有可能已達用藥瓶頸,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深部腦刺激手術。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千岱醫師表示,目前也有新一代的自… 詳全文 > 
- 
                          臺巴醫療外交共推AI,邁向新的里程碑!巴拉圭共和國眾議院議長拉托雷(Raúl Luis Latorre Martínez)於10月9日上午率領包括外交委員會主席阿納斯克在內的18人國會代表團… 詳全文 > 
- 
                          心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其中冠狀動脈疾病是心肌梗塞與猝死的主因。透過心導管手術置入心臟支架,能有效打通阻塞血管。然而,這並非一勞永逸,術後仍存在一個潛在風險—支架再阻塞。臺北市立聯合… 詳全文 > 
-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依衛生福利部111年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及112年死因統計,111年有17,366位婦女罹患乳癌,112年有2,972名婦女死於乳癌,死亡率高居女性十大癌症第… 詳全文 > 
- 
                          根據台灣眼科醫學會研究顯示,台灣每10位65歲以上長者就有1位,約24萬人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 。而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分為乾性和濕性兩類型;新光醫院視網膜中心主任鄭成國醫師指出,濕性黃斑部病…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