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在台灣,腎臟移植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等待腦死捐贈者所提供的「大愛腎臟」,另一種則是由親人自願捐出的「親屬活體腎臟」。活體移植,若條件合適,不僅不需要漫長的排隊等待,長期的腎功能也往往… 詳全文 >
-
子癇前症是孕產婦與胎兒死亡的主因之一,全球每年造成超過7萬名孕婦死亡、胎兒死亡更逾50萬例,導致早產約260萬例。病程變化迅速,常見於懷孕20週後,若未及時發現與妥善處置,恐引發顱內出血、胎… 詳全文 >
-
台灣市面上出現許多聲稱能改善失智症狀的燈光產品,這其中備受關注的是,「40赫茲頻率的光照,是否有延緩大腦退化的效果」,但研究證據的累積目前仍是進行式。有部分的動物實驗與初期人體研究,指出40… 詳全文 >
-
不要輕忽胃食道逆流症狀,如果未妥善治療反覆發作,恐因胃酸會腐蝕食道下緣,產生巴瑞特氏食道炎,甚至有發展成食道癌的風險。大千綜合醫院外科部主任馮啟彥表示,一旦飲食控制與藥物治療無法解決,目前已… 詳全文 >
-
精神健康基金會指出,2023年台灣安眠藥開立總數超過11億6000萬顆,使用量居亞洲之冠!振興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毛衛中表示,有些人對安眠藥產生依賴,也有人對其效果心生懷疑。事實上,若經醫師診斷… 詳全文 >
-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資料,回收一個600ml寶特瓶可減少約63.4克碳排放。臺北榮民總醫院為落實環境永續與綠色醫療理念,與企業攜手合作,導入AI智慧回收機,正式推動院區內寶特瓶、… 詳全文 >
-
隨著夏季來臨,明些人為了想快速減重享瘦,於是詢問「瘦瘦針」輔助減重,以為打了瘦瘦針,就可以大吃大喝不怕胖?家庭醫學科專科李唐越醫師提醒,減重不應依賴短期計畫,而是需要調整生活;尤其「瘦瘦針」… 詳全文 >
-
許多消化道癌症,尤其是早期大腸癌、胃癌與食道癌,在初期幾乎沒有明顯徵兆。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張瑄元提醒,不要以為不痛不癢就沒事,消化道癌的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接受內視鏡篩檢,以早期發現、… 詳全文 >
-
「醫生說我U=U,是不是代表痊癒了?」、「若我已經U=U,是不是可以停藥?」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公布常見5大U=U迷思,其中也包含了HIV感染者的真實故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表… 詳全文 >
-
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RA)的人要注意,不要以為「不會痛就沒事」,因為這是不可逆的疾病,尤其要小心發炎可能「靜悄悄地」存在於關節滑膜中,進行「骨侵蝕」破壞,最後造成關節嚴重變形。亞洲大學附屬醫…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