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鼻疽」是被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第四類傳染病,類鼻疽由感染類鼻疽桿菌引起。1名40多歲男子去年到越南旅遊,回國後右胸痛且發燒。後來輾轉至員榮醫院求診醫療副院長、胸腔內科涂川洲醫師… 詳全文 >
-
頭頸腫瘤是指發生在頭頸部位的腫瘤,頭頸腫瘤以甲狀腺腫瘤居多,其他種類還有副甲狀腺腫瘤、腮腺腫瘤以及甲狀腺癌復發所產生的腫瘤。目前已經有局部麻醉「頭頸腫瘤消融術」可以選擇,具有手術時間短、術後… 詳全文 >
-
自2023年4月15日蘇丹快速支援部隊(RSF)和蘇丹武裝部隊(SAF)爆發武裝衝突,蘇丹戰爭已邁入第三年。聯合國資料顯示,蘇丹全境5,000萬人口,共有60%亟需人道援助,即約3,000萬… 詳全文 >
-
老花眼的發生年齡正逐年下降,臨床上已有愈來愈多35至42歲病患提早出現老花症狀,如視覺疲勞、閱讀吃力、頻繁調焦、依賴閱讀眼鏡等現象。眼科醫師葉威毅表示,根據臨床觀察,接受近視雷射矯正民眾,已… 詳全文 >
-
腰椎滑脫壓迫神經,即使手術後去除疼痛的病因,但是,疼痛記憶依然可能存在,如今已經有精準微創手術,能斷開疼痛記憶,加速術後恢復。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團隊量身打造「個人化多模式微創腰椎痠… 詳全文 >
-
淋巴瘤的發生常與B肝或C肝病毒有關,尤其在亞洲地區風險更高,應特別留意。彰基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曾若涵醫師指出,淋巴瘤治療中或治癒後、追蹤中的民眾,應持續使用B肝預防藥物,特別留意病人肝指… 詳全文 >
-
糖尿病足部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主要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引發,患者足部容易傷口感染,而導致化膿跟出血,甚至會對周邊神經、血管產生損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高壓氧中心主任、骨科主治醫師蔡孟學指出… 詳全文 >
-
自體免疫疾病可能會引發肺纖維化!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表示,56歲資深女星馬妞去年曾公開分享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多個自體免疫疾病,檢查後才發現肺部已纖維化。一旦… 詳全文 >
-
依據國健署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攝護腺癌在男性癌症中發生率高居第三名,尤其在年齡超過50歲的男性族群中發生率持續上升,值得國人注意。臺北榮總泌尿部黃逸修主任表示,透過精準PSMA正子攝影… 詳全文 >
-
「代謝型肥胖」往往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風及癌症等慢性疾病風險密切相關。恩主公醫院一般外科部主治醫師吳東琰表示,健保補助減重代謝手術,協助患者重拾健康。目前減重代謝手術,除了採用腹腔鏡手術…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