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些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鏈球菌、嗜血桿菌等,平時會帶原在健康人的鼻腔中,一旦感冒會使細菌增長,進而出現併發症如鼻竇炎或眼眶周圍皮膚感染,導致細菌擴散至眼球周圍構造,引發眼窩蜂窩性組織炎。新… 詳全文 >
-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居高不下,大腸腺瘤早期發現與切除正是預防大腸直腸癌的關鍵,目前醫療進步,透過AI助攻大腸鏡檢查,能即時揪出小息肉,預防病變。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德福表示,根…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黃輝慶資深藥師與中國醫藥大學吳世欣教授合作完成一項重要醫學研究,發現部分思覺失調症患者因基因差異,使用特定藥物後罹患肺炎的風險會大幅提升。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 詳全文 >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簡稱AML) 是成人最常見的血癌,台灣每年約新增950至1000人病患,由於症狀不典型,且病情惡化快速,若延遲治療,恐引起嚴… 詳全文 >
-
當我們提到血壓問題,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高血壓,擔心它帶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然而,當醫師或護理師告訴你「你的血壓偏低」,這是否意味著身體出了問題?低血壓需要擔心嗎?低血壓真的需要治療嗎?聯安預… 詳全文 >
-
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是揪出肺癌的利器!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照坤表示,而腫瘤消融手術適用於多發性肺部腫瘤或復發轉移肺惡性腫瘤的病人,對於因心肺功能不佳或不足以支撐肺部切除手… 詳全文 >
-
去(2024)年夏季,全球各地經歷新冠疫情高峰,顯示新冠病毒的威脅已不再侷限秋冬季節,專家預警:新冠疫情今年夏季恐再升溫!據統計,超過96%新冠併發重症病例都未接種JN.1新冠疫苗,統計至6… 詳全文 >
-
懷孕期間為了維持穩定的胎兒循環,心輸出量與全身血液量都會增加,一般來說,心臟負荷量會增加30%至50%,即使無心臟病史的產婦,仍有1%至4%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如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血管栓塞… 詳全文 >
-
注意力不集中合併過動症(ADHD)是兒童常見之神經行為疾病,目前ADHD的診斷與嚴重程度的評估,只能依賴臨床觀察,臨床上常使用的SNAP-IV量表,有時候會因為觀察者的主觀判斷,進而影響到診… 詳全文 >
-
良性攝護腺肥大(BPH)傳統上被認為是老年男性的疾病,然而,越來越多研究指出,40–50歲男性也可能出現臨床顯著的BPH症狀,且部分患者因症狀嚴重或中葉肥大而需考慮手術治療。泌尿科呂謹亨醫師…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