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比一般人的平均壽命少10歲左右,除了疾病本身的影響,也因免疫系統遭破壞,合併產生心血管疾病、三高、憂鬱症、氣喘或慢性肺病等,造成病患壽命減少。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 詳全文 >
-
膀胱癌是典型的「老人癌」,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蘇祐立表示,早期膀胱癌患者的治療以手術為主,而晚期患者的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或肝、腎等內臟器官,不能只靠手術,還需搭配術後化療。 詳全文 >
-
入冬後,氣溫急降,各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早已嚴陣以待,因應即將來臨的流感高峰所帶來的肺炎重症疫情。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重症加護室主任陳煌麒醫師說:「及早施打疫苗,能減少流感併發肺炎重症對生活品質及… 詳全文 >
-
疼痛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惡化的警訊,尤其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併發心臟與血管病變或憂鬱症,不可輕忽。因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呼籲,千萬別漠視疼痛的警訊,否則形同… 詳全文 >
-
癌症患者的放射治療再突破!臺北榮總籌建中的先進「重粒子癌症治療」今14日舉行「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動土典禮。預計在2021年中進行臨床試驗,儘早服務需要的患者。 詳全文 >
-
3C族好發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疾,糖尿病患更容易併發7大眼疾,是最需要追蹤的一群,這些族群都可以透過眼底照相檢查一窺究竟;目前星創視界暨中國寶島眼鏡董事長王智民,更進一步推出AI眼… 詳全文 >
-
乳癌患者即使是晚期轉移,都不要輕易放棄治療,耕莘醫院血液腫瘤科胡名宏醫師表示,透過多元選擇的藥物治療方式,乳癌病情仍然有很大的機會能夠獲得良好控制。 詳全文 >
-
飲食、壓力與家族史都可能是罹患大腸直腸癌因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柯道維表示,但就算是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若配合醫師接受手術治療,並透過精準醫療基因檢測、選擇有效的標靶…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在台灣的盛行率大約為百分之一,亦即全台灣約有23萬名心房顫動的病患。根據國內擁有20年經驗擅長以電燒術治療心房顫動的台北榮總副院長、心臟內科陳適安教授,發現… 詳全文 >
-
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的首位,許多患者為了長期輸注標靶藥物,需在胸部植入人工血管,但如果曾經做過隆乳手術,無法植入人工血管。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副院長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表示,目…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