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排名癌症發生率前5名!晚期胃癌化療、免疫治療、放射栓塞術成功縮小腫瘤
胃癌是國人癌症發生率前5名,早期腹悶、腹痛、腹脹等症狀常與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相似,易被忽略,致60-70%胃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其中20-30%已有遠端轉移。臺中榮總一般外科陳怡如主任指出,遇胃癌晚期、已遠端轉移者,不建議立即手術,應先給予化療、標靶藥物… 詳全文 >
胃癌是國人癌症發生率前5名,早期腹悶、腹痛、腹脹等症狀常與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相似,易被忽略,致60-70%胃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其中20-30%已有遠端轉移。臺中榮總一般外科陳怡如主任指出,遇胃癌晚期、已遠端轉移者,不建議立即手術,應先給予化療、標靶藥物… 詳全文 >
天天排便就能遠離大腸癌?沒這麼簡單!絕大多數人將「便祕」視為大腸癌的重要預警之一,但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提醒,即使天天排便,還是有「便祕」的可能,若出現排便量太少、排便後沒有舒暢感等現… 詳全文 >
許多朋友因為身體不適而來醫院時,對於醫院門診中的疼痛科常感到狐疑,進到門診的第一個問題往往是:「因為痛,但是不知道要掛什麼科,想說掛疼痛科好了,這樣有掛錯科嗎?」實際上並沒有錯,疼痛往往某種… 詳全文 >
人身上的細菌數量大約是人體細胞數量的 1.3 倍,分布於身體各部位成一部落。主要的部位包括口腔、鼻腔、胃腸道、生殖泌尿道和皮膚。這些細菌總共有500-1000種。生存於口腔和喉嚨的細菌約90… 詳全文 >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十年名列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是國人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郭綜合醫院外科 吳俊賢主治醫師表示,開刀手術切除是主要的方式,現在已經有進步的術微創腹腔鏡低前位切除手術,不但傷… 詳全文 >
60多歲的張女士於去(108)年9月時,因咳嗽、呼吸喘、骨頭疼痛至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就醫,經檢查後發現罹患乳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和肺部。因荷爾蒙受體為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第二型… 詳全文 >
每年11月10日為「神經內分泌瘤日」,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發生在全身各處,早期沒什麼明顯症狀,等到有症狀又沒有特異性,因此常被誤認是其他病症,所以被稱做為「類癌」。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 詳全文 >
隨著科技進步,藥物也會進化!癌症的治療選擇包括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藥物、標靶治療、免疫療法、荷爾蒙藥物治療等。其中「化學治療」是利用化學藥物達到治療效果,藥物隨著血液循環到達癌細胞… 詳全文 >
對於罹患肝癌,卻發現已經侵犯至血管內,不適合切除的患者來說,有效放射治療是關鍵。目前已有更進步的「經手部動脈導管釔90體內放射性治療」可供選擇,患者恢復良好,並能儘早回歸日常生活。臺北榮總釔… 詳全文 >
針對各種疾病治療,通常都有一套可以依循的國際標準治療指引,但是,羅東博愛醫院憑藉著多年來大量累積的經驗,提出國際治療指引可以修正的空間,發現肝癌可以更早被發現,研究登上國際期刊。羅東博愛醫院… 詳全文 >
蘑菇因為富含人體必需胺基酸,有「蔬菜牛排」之稱,且因為熱量低又富含多醣、纖維質,易使人有飽足感,受到有減重需求族群的愛好。近期更有研究新發現,適量攝取蘑菇,似乎有助延緩身體的慢性發炎,進而遠…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