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友如何避免形成癌症惡病質?營養師揭:3大癌症飲食攻略,戰勝癌勢力
癌症已數十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而癌友在病程中常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進而影響疾病的預後。因此在抗癌過程中營養攝取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適當飲食不僅能增強體力、減緩治療的副作用,還有助於提高生活品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陳鈴如… 詳全文 >
癌症已數十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而癌友在病程中常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進而影響疾病的預後。因此在抗癌過程中營養攝取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適當飲食不僅能增強體力、減緩治療的副作用,還有助於提高生活品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陳鈴如… 詳全文 >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居高不下,大腸腺瘤早期發現與切除正是預防大腸直腸癌的關鍵,目前醫療進步,透過AI助攻大腸鏡檢查,能即時揪出小息肉,預防病變。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德福表示,根… 詳全文 >
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是揪出肺癌的利器!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照坤表示,而腫瘤消融手術適用於多發性肺部腫瘤或復發轉移肺惡性腫瘤的病人,對於因心肺功能不佳或不足以支撐肺部切除手… 詳全文 >
肝癌是台灣常見的癌症,根據衛福部2023年統計,肝癌在十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二。臺中榮總胃腸肝膽科李少武醫師指出,早期肝癌的治療選項包括手術切除及微創治療,如射頻消融術(RFA)或微波消融術… 詳全文 >
癌友也能凍卵保生機!為了保障女性癌友生育權,台中市自今年起,針對罹癌病友推出全台最高金額的「醫療性凍卵凍精」補助計畫,針對設籍台中市、年齡45歲以下市民,提供最高5萬元補助,協助病友在治療癌… 詳全文 >
淋巴瘤的發生常與B肝或C肝病毒有關,尤其在亞洲地區風險更高,應特別留意。彰基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曾若涵醫師指出,淋巴瘤治療中或治癒後、追蹤中的民眾,應持續使用B肝預防藥物,特別留意病人肝指… 詳全文 >
依據國健署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攝護腺癌在男性癌症中發生率高居第三名,尤其在年齡超過50歲的男性族群中發生率持續上升,值得國人注意。臺北榮總泌尿部黃逸修主任表示,透過精準PSMA正子攝影… 詳全文 >
經常有血便異常,並且下腹疼痛,不要誤以為都是痔瘡發作,小心是直腸癌警訊。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李營東醫師表示,尤其當直腸癌出現遠端轉移,即屬於第四期。隨著醫學進步,直腸癌出現小區域肝臟… 詳全文 >
人類乳突病毒 (HPV)是沉默殺手,對於男女都可能造成威脅,甚至可能引發子宮頸癌、頭頸部癌症(如口咽癌)、生殖泌尿道癌症(如陰莖癌)、肛門癌、陰道癌、外陰癌等嚴重疾病。環境及職業醫學科謝怡君… 詳全文 >
將人工耳蝸技術引入臺灣的先驅之一,也是人工耳蝸領域的權威的吳弘斌醫師,因罹患癌症中最棘手的一種─腦癌星狀細胞瘤,不幸於2023年10月3日病逝,享年51歲。台中慈濟醫院今8日舉辦《聽•見幸福… 詳全文 >
肺癌是全球及臺灣癌症死因的首位,死亡率雖有下降趨勢,惟可再藉由提早診斷,進而改善存活率。國民健康署自111年7月1日起開辦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下稱LDCT)肺癌篩檢,並自114年起擴大篩檢服…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