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護腺癌是男性第三大癌症!三分鐘護一家,全台聯合倡議:攝護腺癌納入第六癌篩檢
根據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及2023-2024年健保大數據,2024攝護腺癌新增9,858人,更是男性第三大癌症,是發生率增加比例最高的癌症。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攜手全台北中南東外島各地醫療院所,聯合倡議推動將攝護腺癌納入第六項癌症篩檢。 詳全文 >
根據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及2023-2024年健保大數據,2024攝護腺癌新增9,858人,更是男性第三大癌症,是發生率增加比例最高的癌症。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攜手全台北中南東外島各地醫療院所,聯合倡議推動將攝護腺癌納入第六項癌症篩檢。 詳全文 >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表示,年輕人罹患直腸癌要比年老者更加小心,因為年輕人的癌細胞比年老者的癌細胞一般較為有活力「凶猛」,臨床上曾經有統計,30歲左右罹患直腸癌未期的患者,其死亡風險… 詳全文 >
姐妹們,不要只看重內在美,更要小心乳房健康!台灣乳癌年發生人數已經突破萬人大關,但是許多女性對於乳癌仍然存在一些迷思,常見包括:「穿鋼絲胸罩會罹患乳癌?」「塗抹止汗劑會增加乳腺癌危險?」 詳全文 >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童寶玲表示,女性朋友可以先從子宮頸的解剖位置及生理功能來了解子宮頸癌發生的原因。子宮頸是一道隔絕陰道與子宮的大門,主要功能為:防禦病毒及細菌侵襲子宮及預防早產。子宮頸抹… 詳全文 >
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柏全表示,典型的大腸直腸癌臨床表現包括,病人多半年紀偏大,並且出現了一段時間的腸道症狀,而且大腸的質地也不同以往。相較年輕人易發作的痔瘡或肛裂,血便的顏色、質地… 詳全文 >
台灣肺癌病例每年新增一萬例,其中多數為肺腺癌。由於早期發現不易,不少肺癌病人發現時已是晚期,死亡率居高不下。不過晚期治療的標靶、化療藥物選擇愈來愈多,透過基因檢測可找出適宜個人的治療方式,不… 詳全文 >
罹患乳癌別放棄,早發現早治療,能提升存活率,一樣擁有幸福人生!事實上,三陰性乳癌並沒有想像中難以治療,初期治療與其他癌症一樣都從化療開始,雖然化療會因副作用導致身體不適,但只要搭配醫師建議的… 詳全文 >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診斷科苑梅剛醫師以台灣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長達8年的研究分析,曾接受乳房X光攝影的婦女,甲狀腺癌與其他癌症,包括對輻射最敏感的血液癌症發生風險比率與未曾接受乳房X光攝影的婦… 詳全文 >
大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大腸癌徵兆的利器之一,但多數人因擔憂疼痛和麻醉風險而望之卻步,錯失早期發現和治療的良機。不過,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內視鏡室主任謝毓錫醫師研究發現以換水法取代傳統的充氣式大… 詳全文 >
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顧問醫師李惟陽表示,郭姓男子於6月健康檢查發現大腸內有一顆超過7公分、相當於網球大小的息肉,是臨床少見的大顆「鋸齒狀絨毛腺瘤」,屬癌前病變的惡性腫瘤,還好在癌細胞還沒轉… 詳全文 >
腸道放支架竟能取代人造肛門?1名8旬林老爺爺罹患大腸癌合併腸阻塞,排便不順,脹大的腸道直徑比平常大將近3倍,有壞死穿孔的風險,一般情況會在手術後做人工肛門幫助排便,但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