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肢端黑色素瘤誤以為瘀青!醫籲:注意皮膚7大變化,小心黑色素瘤中鏢
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資料,皮膚癌每年新增約2,000例,發生率逐漸上升。而黑色素瘤即是一種相對少見的皮膚癌,可發生於全身任何部位,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廖澤源醫師表示,肢端黑色素瘤屬於黑色素瘤的一種臨床分型,小心可能手腳出現黑色痕跡,誤以為瘀青, 詳全文 >
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資料,皮膚癌每年新增約2,000例,發生率逐漸上升。而黑色素瘤即是一種相對少見的皮膚癌,可發生於全身任何部位,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廖澤源醫師表示,肢端黑色素瘤屬於黑色素瘤的一種臨床分型,小心可能手腳出現黑色痕跡,誤以為瘀青, 詳全文 >
癌症免疫治療成為近年最受矚目的治療方式,使許多癌友的治療上露出一線曙光,而這種突破性的治療方式也已逐漸在臨床使用,也獲得不錯的成果,目前已有核可使用於黑色素瘤、肺癌、頭頸癌、腎細胞癌、膀胱癌… 詳全文 >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表示,國內已通過免疫抗癌藥物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一線適應症,臨床研究顯示,肺癌患者使用免疫療法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達10.3個月, 詳全文 >
根據台灣癌症登記中心台灣10大癌症99-103年新發個案相對存活率顯示,腸癌五年存活率有63.6%,但肺癌僅22.4%,臨床上,肺癌治療醫病仍迫切需更多武器! 詳全文 >
癌症時鐘再快轉!根據國民健康署今28日最新出爐的104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癌症時鐘快轉6秒,平均每5分鐘就新增1人;大腸癌連續10年度登上新發人數最多的癌症,但發生人數首度呈現負成長,乳癌則… 詳全文 >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指出,今年美國腫瘤醫學會、歐洲腫瘤醫學會等重大學術研討會上,均發表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那就是雙標靶治療可控制晚期肺癌,多延緩六至八個月不惡化時間, 詳全文 >
肺癌當中,有92%為非小細胞肺癌,其中4成無適合標靶藥物治療的患者,目前已有免疫新療法露出曙光。健保署已編列12.7億元免疫治療給付預算,醫界呼籲健保署儘快與各方協商,加速免疫療法健保給付, 詳全文 >
日前兩性作家御姊愛也驚傳於今年初確診子宮頸癌前病變,所幸及早檢查及早發現,沒有等到發現癌症才後悔莫及。一般人會覺得自己是「乖女生」、「還年輕」,只有曾有性行為,才會有罹患子宮頸癌風險,結果錯… 詳全文 >
乳癌治療最近幾年已有不同的思維,研究顯示,HER2陽性的乳癌患者用雙標靶加化療治療,約有四到六成的患者腫瘤可完全消失不見。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醫師表示,透過術前輔助治療… 詳全文 >
乳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症,雖早期治癒率高,但死亡率漲幅卻是十大癌症之冠。臺大醫院一般外科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表示,復發、轉移問題是乳癌病人術後主要的潛在威脅與風險。 詳全文 >
婦女產後哺乳期間,發現摸到硬塊、有乳頭發炎現象,別誤以為是漲奶正常現象,或只是乳腺炎,小心可能是乳癌警訊!新光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鄭翠芬醫師表示,女性懷孕、哺乳的過程中,乳房變大有硬塊,會被誤認…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