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不分年齡,從20到80歲都該警覺!營養師推得舒飲食,助血壓控制管理 2025.07.31
你今天量血壓了嗎?高血壓正在悄悄找上每一個年齡層。除了正確量測,日常飲食調整更是重點。國民健康署建議18歲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落實一次… 詳全文 >
-
貧血可能不是洗腎造成的!醫籲:9萬洗腎病友別忽略的腫瘤警訊 2025.07.31
洗腎病友要注意,貧血可能不是洗腎造成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陳靜怡醫師表示,消化道從食道到肛門等各個部位都可能出血,許多消化道… 詳全文 >
-
多重原發性癌症免驚!複合型達文西手術一次切除多處腫瘤,併發症與復發率低 2025.07.31
多重原發性癌症的患者有增多趨勢,發生原因可能和遺傳風險因子或癌前病變體質有關,隨著醫療進步,目前在腫瘤控制與長期預後方面都有進步,尤其… 詳全文 >
-
荷爾蒙陽性乳癌術後「5年過關」?研究:逾半病友5年後才復發,3指標屬危險族群 2025.07.31
乳癌多年來穩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年約有1.5萬人新確診乳癌。早期乳癌手術後追蹤幾年才安全?針對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手術治療後,傳… 詳全文 >
-
猛爆性肝炎為什麼這麼危險?高敏敏營養師:6大高危險族群要注意、6要訣預防 2025.07.31
近來因知名藝人沈玉琳疑似猛爆性肝炎住院治療,引起大家關注,為什麼猛爆性肝炎如此危險?猛爆性肝炎有什麼症狀?有哪些高風險族群要注意?如何… 詳全文 >
-
父親節關心爸爸的「男」言之隱!一張表自行檢測,及早揪出攝護腺症狀 2025.07.31
父親節將至,也要照顧爸爸的健康,除了補品或安排健檢表達關心,泌尿科醫師顧芳瑜提醒,男性長輩對泌尿問題往往難以啟齒,不妨透過「IPSS國… 詳全文 >
-
一口母乳,一生守護!響應國際母乳週,共創支持哺育友善環境 2025.07.31
每年8月1日至7日為國際母乳週,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母乳哺育支持系統,透過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設置公共場所哺集乳室、提供多元諮詢管道等,協… 詳全文 >
-
猛爆性肝炎恐併發意識障礙,高度危險!醫示警:帶原B肝+過勞是高風險群 2025.07.31
近日藝人沈玉琳疑因猛爆性肝炎住院治療,引發社會關注。光田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楊勝舜醫師表示,臨床上定義「猛爆性肝炎」,除了肝指數飆高、出… 詳全文 >
-
沈玉琳疑猛爆性肝炎?中醫也有解!周宗翰中醫師:按摩4大穴位護肝、5要訣預防 2025.07.31
知名藝人沈玉琳疑似猛爆性肝炎住院,猛爆性肝炎來勢洶洶,致命風險高達8成。猛爆性肝炎除了西醫治療,中醫對於出現急性肝炎的症狀時,有什麼治… 詳全文 >
-
魚皮、魚頭、魚內臟,竟隱藏「這些」風險?營養師揭:4要訣「吃魚安心法則」 2025.07.30
大家都說吃魚好,但「怎麼吃」才對?魚皮、魚頭、魚內臟有營養也有風險,吃錯反而讓你重金屬吃下肚…。張語希營養師幫各位拆解魚肉的真相,以及… 詳全文 >
-
南台灣第一!高醫取得美國HIMSS第七級國際認證,獲智慧醫療最高榮耀 2025.07.30
因應大數據與AI人工智慧的數位浪潮,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於7月底成功取得國際醫療資訊管理系統學會(HIMSS)… 詳全文 >
-
白內障合併「兩眼不等視」有解!手術依個別需求量身訂製,重拾清晰視界 2025.07.30
白內障是隨年齡增長常見的眼睛退化性疾病,若不及早治療,恐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白內障患者容易出現視力模糊、夜間眩光,造成白天閱讀困難,夜間… 詳全文 >
-
每10位糖尿病患有4位腎功能惡化!醫:糖友常見3大迷思,恐錯失腎臟最佳治療時機 2025.07.30
糖尿病患者要小心造成慢性腎臟病!根據統計,每10位糖尿病患中,就有4位會面臨腎功能惡化,然而大多數人在早期毫無症狀,直到出現下肢水腫、… 詳全文 >
-
沈玉琳疑猛爆性肝炎!死亡率高達8成以上!醫揭:6招預防猛爆性肝炎 2025.07.30
知名主持人沈玉琳驚傳疑似猛爆性肝炎,緊急住進三總醫院檢查與治療。猛爆性肝炎進展快速,可在短時間內造成大範圍肝細胞壞死,導致黃疸、凝血功… 詳全文 >
-
1/3不孕夫妻竟是男性有蟲蟲危機!醫揭:3個月5招健康生活,能提高男性生育力 2025.07.30
少年郎若生活與飲食狀態不佳,精子也會變差!茂盛醫院執行長兼基因遺傳主任李俊逸醫師指出,有3分之1的台灣夫妻不孕是因為先生發生蟲蟲危機。… 詳全文 >
-
你當我是塑膠?研究:塑膠微粒大量入侵,恐造成腎臟病、心血管疾病風險 2025.07.30
「你當我塑膠做的喔!」這句網路流行語原指遭他人忽視、不被尊重的無奈心情,但你知道嗎?這句玩笑話如今恐怕一語成讖。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 詳全文 >
-
夏季憋尿小心泌尿道感染!醫揭:5大高風險因素,反覆感染恐「2疾病」跟著來 2025.07.29
夏季溫度升高與女性泌尿道感染發生率顯著相關,發生率最高亦集中於7月,而8月也同樣偏高,在炎夏高溫中,民眾除了需要防曬、防中暑外,更要警… 詳全文 >
-
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切除新利器!拋棄式子宮鏡冷刀精準又安心,守護子宮 2025.07.29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30%以上的婦女在一生中會患有子宮肌瘤。而子宮息肉是子宮內膜或子宮頸組織異常增生。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任… 詳全文 >
-
聲音沙啞、走路喘,竟是氣管癌找上門!切除氣管與螺旋式重建手術,重拾健康 2025.07.29
出現不明咳嗽、走路喘、聲音沙啞或呼吸困難等症狀,千萬別輕忽,竟然是罕見氣管癌找上門!高雄秀傳醫院院長暨台南市立醫院胸腔外科醫師吳明和教… 詳全文 >
-
男吞嚥困難竟是雙癌警訊!3個月分階段治療,成功根除食道癌與肺腺癌 2025.07.29
吞嚥困難,勿以為只是一般喉嚨痛!1名55歲林姓男子因近期出現吞嚥困難,主動前往衛福部豐原醫院就診,檢查後驚見同時罹患食道癌與肺腺癌兩種…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