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腸胃炎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常因不當的飲食導致,主要是因為細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患者常會突然覺得腹部絞痛伴隨多次的嘔吐或腹瀉,部分患者休息一段時間後便會自然痊癒,但較嚴重者常會伴… 詳全文 >
-
心肌炎是由各種細菌引起的心肌部位侷限或瀰漫性炎症。腸病毒是引發心肌炎最常見的原因,另外黴漿菌、流感等其他微生物,也可能導致心肌炎。 詳全文 >
-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見,但以夏秋季為高峰期。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特別4歲以下的寶寶容易罹患。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泡和糞便,… 詳全文 >
-
【查疾病】腸病毒71型 詳全文 >
-
日本自2024年夏季以來,已接獲通報3起嬰兒因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Echo Virus 11)」死亡的案例。而日本厚生勞動省也宣布展開全國性調查。究竟什麼是伊科病毒11型?感染後會有… 詳全文 >
-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今公布2024年度疫苗十大新聞,其中「HPV疫苗接種擴大至全國國中男生」以壓倒性票數排名榜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指出,接種HPV疫苗是世界衛生組織2030年清除子宮… 詳全文 >
-
腸病毒拉警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流行期,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近一週(11月3至9日)北市門急診腸病毒就診達1,672人次,為近2年來單週就診人次新高,且近… 詳全文 >
-
腸病毒邁入高峰期,學童因開學後交叉感染,導致患者人數突增,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便發現本週就診人數增加1-2成,其中有多位學童食慾差導致脫水嚴重,不得不住院治療,甚至有1名學童暴瘦3公斤。兒科… 詳全文 >
-
9月開學季,不少小朋友從幼兒園「升級」成國小新生,光田綜合醫院兒科副主任黃中明醫師發現,開學後腸病毒也「升級」,除了群聚案例多,常見同班同學都在同個診次外,這次的腸病毒連大人都「在劫難逃」,… 詳全文 >
-
台灣近20年來常發生腸病毒的流行,這也是家中有幼童家長所關注的議題。台灣於1998年首度爆發腸病毒71型疫情,據衛生福利部當年度統計有405例疑似感染腸病毒後併發重症的個案,並導致其中78例… 詳全文 >
-
腸病毒是每年4月到9月常見的傳染病,特別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雖然大多數感染者症狀輕微,但少數會併發重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萬芳醫院兒科部主任黃斯煒提醒家長,如孩童不慎感染腸病毒,應密切留意是… 詳全文 >
-
腸病毒來勢洶洶,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上週(5月19日至5月25日)門急診破1.5萬人次,仍處流行期,面對腸病毒疫情一波接一波,醫護界嚴陣以待,醫界都在尋求精準預防、降低病毒感染、保… 詳全文 >
-
腸病毒仍然在持續流行期,腸病毒喜歡高溫的環境,一般多好發在夏季與初秋;但因台灣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所以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傳染或病例聚集的情形,高峰期多落在每年的4~9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 詳全文 >
-
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1名3歲女童除了無法進食外,還持續流口水,經為恭紀念醫院兒科主任李浩遠檢查後,發現女童咽喉有多處破洞,但並未發現如家屬懷疑是喉嚨痛卡魚刺,同時,女童的手腳也出現多處紅斑,… 詳全文 >
-
目前在台灣流行四種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丶腸病毒及新冠病毒,而感染這些病毒,不只是會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也可能會有眼睛的症狀。所以出現眼睛紅癢、分泌物增加的情况時,是一大警訊。為恭紀念醫院…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