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相關文章,若您想讀更多可以由此 → 搜尋更多「腫瘤

標籤:腫瘤

  • 體內潛在肥胖基因 恐增皮膚癌風險

    人體中有一種潛在的「FTO基因」,又稱為肥胖基因,會影響人選擇的食物種類,過去研究發現體內有2對「FTO基因」的人,會增加70%肥胖風險;而這種基因除了可能是導致肥胖主因之外,英國近來一項大… 詳全文 >

  • 淋巴結腫大3公分 當心癌症上身

    淋巴系統是由淋巴細胞、淋巴管、淋巴結、淋巴結以外的淋巴組織或器官外的淋巴組織或器官(如脾臟、腸胃道、鼻咽部、胸腺、肝臟、骨髓、腦部、皮膚、甲狀腺、扁桃腺)所構成,是體內循環系統,也是身體免疫… 詳全文 >

  • 痛!腫瘤緊抓血管 似螃蟹大螯鉗

    大約在西元前四百年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時代,醫學文獻上首次有了描述癌症的的字:Karkinos,源自希臘字「螃蟹」。腫瘤,以及緊緊包覆它的腫脹血管,教希波克拉底想到張腳掘沙的… 詳全文 >

  • 青蛙肚?腹藏3公斤巨大子宮肌瘤

    亞東醫院婦產部醫師莊乙真表示,1名50歲的婦人,近日發覺腹部逐漸變大,原以為是缺乏運動發胖,沒想到越來越大到連裙子都扣不起來,懷疑身體出狀況才緊急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赫然驚見裡頭有顆重達3… 詳全文 >

  • 嬰兒基因解碼 兒童癌症存活率增

    新生兒的DNA解碼過程,才能確定嬰兒基因上的缺陷,然此項工作過去必須歷時數周甚至數月,對於嚴重病症的嬰兒來說,短短幾天內對生命的威脅都十分大,過去就有許多因未能及時正確處理而讓嬰兒夭折的案例… 詳全文 >

  • 「痣」惡化為腫瘤?判別5字訣

    台中一名32歲的年輕少婦,近年來發現手臂上出現1個銅板大小的深色痣,深入檢查才發現,少婦罹患罕見的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隨即手術切除。台中榮總皮膚科主任醫師沈瑞隆提醒,痣釀腫瘤雖機率不大,但民… 詳全文 >

  • 未孕卻泌乳 腦下垂體腫瘤作祟

    明明沒有懷孕,卻有乳汁分泌?1位35歲的洪女士便因此症狀到署立台北醫院求診。經抽血檢查發現泌乳激素超過100ng/ml,遠超過正常值30ng/ml;再以乳房超音波與核磁共振才發現1個小於1公… 詳全文 >

  • 【講座】白血病友2100關鍵感染黴

    亞東醫院、台灣髓緣之友協會聯合舉辦【白血病友2100關鍵感染黴】衛教講座。國內最大的白血病病友團體「台灣髓緣之友協會」將與「亞東醫院」聯合舉辦大型衛教講座,現場特別邀請到亞東醫院腫瘤科暨血液… 詳全文 >

  • 【講座】新竹馬偕:認識乾癬

    近年來醫學對於乾癬的致病原因已有更深入的了解。研究發現乾癬患者的皮膚經過刺激後會產生許多發炎的細胞激素, 包括腫瘤壞死因子,介白質12及23等,經過一連串免疫細胞反應與皮膚細胞的交互作用,最… 詳全文 >

  • 腫瘤指數升高莫驚慌 非確定罹癌

    現代人聞癌色變,不少人依賴體檢報告,監測了解身體是否健康,當發現驗血報告中的腫瘤指數偏高,就容易陷入腫瘤指數的迷思,擔心自己是否罹癌。醫師指出,腫瘤指數不能單獨當作癌症診斷的標準,更不能當成… 詳全文 >

  • 【講座】化學治療的飲食教戰手冊

    由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謝瑞坤醫師教導認識化學治療的副作用與照護方式,並由營養師分享正確飲食觀念,歡迎病友及家屬們踴躍參加。活動時間:10/06(六)09:00~12:00活動地點:台北院區… 詳全文 >

  • 法研究:基因改造作物恐導致腫瘤 

    一般人對於基因改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始終抱持存疑的態度,但過去一直都沒有相關研究證實基改作物對人體有害。法國日前一項針對基改作物的研究,發現了長期餵食孟山都基改穀物的實驗鼠,不但罹患腫瘤導致早… 詳全文 >

  • 【講座】向日葵14年 談肥胖與乳癌

    為協助乳癌病友與家屬疾病適應及情緒調適,並歡慶向日葵關懷聯誼會成立十四週年,讓病友及家屬間能彼此交流及經驗分享,林口長庚特舉辦本活動,邀請血液腫瘤科主任林永昌醫師主講『肥胖與乳癌的關係』,並… 詳全文 >

  • 【活動】腎臟腫瘤病友座談會

    為增進腎臟腫瘤病友與家屬對疾病的認識,協助他們瞭解治療與照護的知識,並促進彼此間經驗交流,林口長庚特舉辦本座談會,邀請泌尿腫瘤科莊正鏗教授致詞,馮思中主任主講「腎臟腫瘤手術治療」、張英勛醫師… 詳全文 >

  • 台籍醫趙坤山 改良腫瘤放射技術

    過去要偵測腫瘤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加上傳統的質子治療成本又十分昂貴,有鑑於此,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放射腫瘤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紐約長老會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趙坤山,研發出了全球第一台及時診斷… 詳全文 >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