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狀腺癌發生率逐年升高,整體發生率位於國內惡性腫瘤第7位,但國內對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癌的關注較少。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小兒科江明儒醫師表示,由於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癌多為雙側且多病灶,建議進行… 詳全文 >
-
肝癌過去常被稱為國病,但隨著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即使是晚期肝癌頻頻復發,只要配合治療,就有機會延長生命。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賢平指出,根據統計,惡性腫瘤(癌症)始終高居我國十大… 詳全文 >
-
大腸癌罹患率高,罹患人次已連11年位居十大癌症前兩名,在確定診斷大腸癌後,大多數患者與家屬掛心術後是否能夠儘快恢復。針對此議題,國內許多醫院都引入了國際上知名的「術後加速康復(簡稱ERAS)… 詳全文 >
-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因神經內分泌細胞過量分泌荷爾蒙,導致的惡性腫瘤,特別的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發生在全身17處以上器官。醫師提醒,若莫名出現十大症狀警訊,例如熱潮紅、盜汗、低血糖飢餓感、反… 詳全文 >
-
但猜猜看,年輕人最容易被哪一種癌症盯上?大腸癌?乳癌?肝癌?以上皆錯,答案是「甲狀腺癌」!根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甲狀腺癌是女性發生率排名第四的惡性腫瘤,女性發生率為男性的3倍。內分泌… 詳全文 >
-
年輕女性的乳房常有纖維腺瘤之情形,雖大多為良性,但卻也可能潛藏惡性腫瘤的細胞,必需提高警覺。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乳房外科鍾元強院長提醒,別忘記45歲以上每2年一次的乳房攝影檢查,及早揪出乳癌… 詳全文 >
-
身上無故出現不明腫塊,其實,不一定是惡性腫瘤,而是脂肪瘤!有脂肪瘤一定要切除嗎?脂肪瘤有惡化的風險嗎?有什麼抑制脂肪瘤生長的方法?吳宛容中醫師表示,此病理狀態歸納為「痰濕證」,擔心養「瘤」為… 詳全文 >
-
橫紋肌肉瘤是一種軟組織惡性腫瘤,顧名思義是發生於橫紋肌肉組織的惡性腫瘤,常見於15歲以下的孩童,青年人及年輕成年人也可能發生。台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黃芳亮主任表示,根據台灣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 詳全文 >
-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解釋,神經內分泌腫瘤(NET )是內分泌系統的神經細胞病變造成的腫瘤,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症狀千變萬化,可能發生像盜汗、熱潮紅、低血糖、皮膚癢、慢性腹瀉… 詳全文 >
-
臉上長青春痘,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不過如果它久未消失,甚至當出現越長越快、變大或不規則形狀時,應多留意並且盡快就醫,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耳鼻喉科賴文森醫師表示,「鱗狀細胞… 詳全文 >
-
大腸癌是發生在大腸的惡性腫瘤,長達十多年,大腸癌位居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位,根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7,302人,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國民健康署提醒,掌握「二多… 詳全文 >
-
癌症蟬聯40年為國人10大死因第一名!國人10大死因中以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居主要死因前三位,與2020年相較,高血壓性疾病排名由第7名升至第6名,事故傷害則降為第7名。其中十大癌症死亡… 詳全文 >
-
女性罹患良性乳房腺瘤,仍有少數會轉變為惡性腫瘤,目前已經可以採用「超音波導引微創真空輔助乳房切除手術」切除病灶,就不心擔心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外科副院長温義煇表示,該手術是藉由超音波導引定位… 詳全文 >
-
中藥治癌原理很簡單,即扶正祛邪。「正」指自身的免疫力,「邪」指體內的邪氣,如痰、瘀、火、寒等,這些較為抽象的病邪,可透過中醫師進行望、聞、問、切四診來判斷,辨證論治,才有可能對症下藥。 詳全文 >
-
傳統醫學與精準醫學兩者區別,傳統醫學為一體適用的用藥,而精準醫學則考量個人基因、環境生活型態差異,找出適合特定藥物之族群,以提供個人化的治療與預防疾病。被國內媒體譽為「醫界福爾摩斯」,的曾嶔…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