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宮內膜癌在台灣是婦科癌症的第二大疾病,僅次於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最容易出現的症狀是不正常陰道出血;其次是稀而帶異味的陰道分泌物,經常染有血絲。其他如腹部不適、子宮積膿、貧血等也是常見的症狀… 詳全文 >
-
不孕婦女想求子,卻意外發現罹患癌症,藉由進步的醫療技術,不但一邊抗癌,還能一邊進行人工生殖,甚至懷孕期因為出血必需臥床安胎,終於歷經3年求子成功。臺中榮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易瑜嶠主任表示,隨著… 詳全文 >
-
9旬高齡嬤陰道不正常出血近一年,診斷發現竟是罹患子宮內膜癌,患者因為擔心手術風險,而裹足不前。醫療團隊為阿嬤採取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大幅縮短手術時間,並提升患者預後。童綜合醫院婦產部劉錦… 詳全文 >
-
子宮內膜並非越厚越好,子宮內膜過厚,恐增子宮內膜癌風險!婦產科沈孟勳醫師提醒,6類子宮內膜癌高風險族群,應檢查子宮內膜狀態,以預防癌症風險。包括有子宮內膜癌家族史者、具備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及肥… 詳全文 >
-
子宮體癌、子宮頸癌和卵巢癌是最常見的三大女性生殖系統癌,而在子宮體惡性腫瘤個案中,以子宮內膜癌最為常見,恩主公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靖指出,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主要是肥胖和西化的飲食習慣,除此之… 詳全文 >
-
近年全球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不斷上升,根據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約有3200人確診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從過去排名女性癌症第10位,逐漸上升到近年的第5位。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王韶靖醫師指出… 詳全文 >
-
近年全球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不斷上升,根據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約有3200人確診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也從過去排名女性癌症第10位,逐漸上升到近年的第5位。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王韶靖醫師指… 詳全文 >
-
子宮肌瘤是子宮常見腫瘤,雖然大多為良性,但是也可能約有20~25%女性會因為子宮肌瘤造成婦科、產科相關不適症狀。林口長庚醫院婦科腫瘤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威君醫師表示,經過醫師評估有需要手術時… 詳全文 >
-
民進黨台北市松山信義區議員許家蓓18日清晨因子宮內膜癌過世,享年47歲。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一種癌症類型,為我國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6名,更是婦科癌症中第1名。樂… 詳全文 >
-
罹患嚴重子宮脫垂的患者,可能會造成尿道與膀胱底部的夾角太小,造成排尿時有卡住狀況,會有排尿困難。目前有Hugo機器手術可協助嚴重子宮脫垂進行子宮根除手術。童綜合醫院執行Hugo手術已經逾百例… 詳全文 >
-
「愛愛後,陰道就有出血的現象,需要擔心嗎?」婦產科醫師在門診中發現,同樣的問題,中年以上婦女的答案多為「不用擔心」,年輕女性的態度卻是緊張兮兮。究竟,性行為後陰道出血是正常現象?可能是哪些疾… 詳全文 >
-
月經報到,卻看到衛生棉上出現或大或小的經血血塊,會令人擔心是否是子宮收縮不好,或是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警訊?婦產科醫師曾郁文認為,經血中出現少量血塊是正常的現象,「不用自己嚇自己」;… 詳全文 >
-
停經後出血,以為「回春」?小心是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子宮內膜上皮內瘤變找上門!衛福部彰化醫院婦產科醫師李伊菱表示,子宮內膜上皮內瘤變EIN極可能惡化為子宮內膜癌,這是排名攀升最快的女性癌症… 詳全文 >
-
《人工生殖法》修法在即,受到各界關注與熱議,衛福部長薛瑞元透露,《人工生殖法》修法是未來最優先要處理的議題。其中,是否開放「代理孕母」的修法進程,也開始進入關注。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 詳全文 >
-
子宮頸癌與卵巢癌、子宮內膜癌並列三大常見婦癌,像是香港百變天后梅艷芳、知名配音員蔣篤慧皆不幸因子宮頸癌奪命。安南醫院產科主任周泰甫表示,按時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並牢記5要訣,早期偵測出子宮頸有…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