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末期肾脏病在腹膜透析治疗前,需进行腹膜透析植管手术,传统腹腔镜植管在手术后需等待2周,等伤口完全愈合没有渗液后,才能开始灌夜治疗;北荣创新研发改良式腹膜透析植管手术,紧急洗肾不用等…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005许多人有血压高而不自知,没有症状(超过75%收缩压大于160毫米汞柱的患者依然没有感觉不适)而没就医。因此建议40岁以上每年筛检一次,40岁以下每三年筛检一次。当然,像是糖尿病、慢…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752潜在「塑」害别轻忽!不沾锅涂层磨损舍不得换?经常使用塑胶袋和纸碗装热汤?小心吃下内分泌干扰物质(又称为「环境荷尔蒙」)。塑化剂等内分泌干扰物质(EDCs),已知会影响身体内包括性荷…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94284千万别轻忽静脉曲张的严重性,当小腿静脉曲张肿痛,有如蚯蚓爬满腿别轻忽!如果严重恐因小伤口导致溃烂难愈合,甚至可能并发肺栓塞或深层静脉栓塞,会增加猝死风险。 ![][226280]…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3851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医疗照护领域,居家照护服务正迅速成为许多家庭的首选。随着技术的进步,居家静脉营养治疗,已从过去被认为是高度专业且复杂的医疗程序,转变为一种安全、有效且方便的照护方式…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3823台湾《病人自主权利法》上路近五年,但根据卫生福利部的资料统计,真正签署「预立医疗决定书」的民众只有6.7万人。因此,政府决定最快于2024年将原本需要自费的预立医疗照护谘商门诊费用…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1/93026根据国民健康署110年最新癌症登记资料显示,大肠癌为10大癌症发生人数第二名,新诊断个案有1万6,238人,近9成大肠癌发生于50岁以上民众,且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发生率为…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10/92920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速的节奏也带来了快速的饮食方式。软性饮料因其方便、口感好、价格便宜等优点,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日喝1杯软性饮料,摄…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91241以《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系列着作以及Netflix人气话题节目爆红的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近期因华盛顿邮报的报导(原文连结),在宣传新书过程中提到:「有点放弃整理」,获得众多网友…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1011依据最新卫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记报告,新发生癌症人数为12万1,979人,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时钟快转1秒,较108年增加725人。而在十大癌症中,「大肠癌」连15年登…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10/90833高血压是国人常见的慢性病,然而在诊间时常听到许多病友对治疗高血压的疑惑: 「爸爸年纪已经80岁了,血压的控制还需要这么严格吗?」 「医生,我的血压药每天已经吃3、4颗了还降不下…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0739疫情延宕就医,牙齿健康拉警报!研究显示,超过9个月未定期检查会提高孩童产生龋齿的风险,超过24个月的就诊间距,其风险更会大幅增加。一位5岁女童,因疫情两年未进行口腔检查,严重龋齿导…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37/90666日前前总统陈水扁先生在个人脸书上PO出在医院做睡眠呼吸检查的照片,还称自己是「电线人」。也让许多人对睡眠检查产生好奇,到底什么是睡眠检查?一定要到医院睡一晚吗?缠绕这么多线怎么睡得…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64/90085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确诊案例不断,「Stay at home」居家隔离、减少外出就是最好的防疫动作。但是,不能外出的日子一久,难免压力大,令人焦虑、忧郁提升,如果你因疫情自我隔离、减少…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407/89088新北市可能要开始试行轻症在宅照顾了,初步规划主要针对65岁以下轻症、无症状且没有慢性病的确诊者,分生活照顾、医疗照顾,7家专责医院24小时接受谘询,下有卫生所、医疗院所配合,搭配智…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407/88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