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弛緩不能症」是一種少見(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但症狀嚴重的疾病,如導致吞嚥困難,但在疾病的初期,病患可能被診斷為食道逆流,並服用藥物數年。目前,「高解析度食道蠕動壓力檢查(H…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747對於習慣性流產的婦女來說,只要不放棄「生」機,仍能一圓生子夢!「這個孩子,我等了11年。」對今年47歲的小如而言,這不只是一次成功的懷孕,更是一場從淚水走向希望的堅持與重生。婚後雖…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715近期以黴漿菌、流感、Covid-19等各式病毒流行,許多家長因孩童頭痛、咽喉痛、發燒、久咳不止等症狀,而手忙腳亂,曾宜萱中醫師表示,面對這些細菌、病毒找上門,中西醫搭配更能加快痊癒…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710根據國民健康署2018-2022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台灣有高達50.8%的18歲以上成年人屬於過重或肥胖。有關減重存有不少迷思,像是有人以為夏天高溫容易流汗,就等於燃燒脂肪助減重。…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01/96697不要輕忽胃食道逆流症狀,如果未妥善治療反覆發作,恐因胃酸會腐蝕食道下緣,產生巴瑞特氏食道炎,甚至有發展成食道癌的風險。一旦飲食控制與藥物治療無法解決,目前已經有腹腔鏡微創胃食道逆流…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605臺日醫療交流再突破!日本MEJ(Medical Excellence Japan)代表團在事業部主任明石雅子率領下,於6月4日參訪馬偕紀念醫院,由總院長張文瀚親自接待,並與來訪團員…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6464不是只有女性才會得到乳癌,男性也要注意,如果媽媽、姐妹等直系血親有乳癌家族史,自身有喝酒、過度肥胖都會增加罹癌風險。 ![][232744] 1位65歲男性左側乳頭流出液體…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19/96311氣溫變化大、季節交替頻繁,是孩童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期。許多家長發現,孩子經常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亞東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郭子敏醫師表示,除了常見的流感病毒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188台烏醫療交流更上一層樓!克蘭利沃夫市、烏日賀羅德市、布查市等10個城市正副首長及成員共計33人,應外交部邀請來臺參與2025智慧城市展,抵臺後即直接從機場到訪馬偕紀念醫院,由總院長…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093產學交流是架起培育優秀人才的最佳管道,臺北醫學大學3月7日攜手葛蘭素史克GSK藥廠臺灣分公司共同簽訂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將培育新世代的生醫與公衛人才,不僅為產學合作創造新視野,也為…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0/96030天氣忽冷忽熱,免疫力低下不僅增加感染流感的風險,還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提醒,許多人誤以為免疫力衰退發生在50至60歲,但根據歐盟研究指出,人體免疫力從40…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96024三八婦女節即將到來,每個結了婚的婦女都夢想可以生孩子當媽媽,但年紀輕輕的二十五歲小優(化名)結婚多年,多次懷孕卻都以流產收場,有次門診她要從皮包裡拿出健保卡時,突然有包香菸就這麼剛…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986不是只有銀髮族有骨骼危機,事實上,骨骼健康危機正在悄悄年輕化!30歲後,每年骨質流失速率約1%,再加上久坐、高鹽飲食等現代生活習慣,許多年輕族群的骨骼健康正處於隱形危機中。放射核醫…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957肺炎在國人十大死因名列第三,112年有超過1萬6千人死於肺炎;而社區型肺炎中竟有超過2成是感染肺炎鏈球菌,同樣肺炎鏈球菌也會造成肺炎重症,甚至有致死風險。近來知名女明星大S因流感併…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936流感及新冠病毒經常共同或接續流行,同時感染重症與死亡率倍增!去2024年底國內外疫情升溫,台灣與鄰近國家日本、韓國患者人數皆創下數年來新高,民眾開始意識到疫苗接種的重要性。然而,若…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