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扭曲、變形,視野中央有模糊黑影,可別以為揉揉眼睛就沒事了,這很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根據研究顯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50歲以上人口失明的主因 。且逾七成患者是由單眼發起 ,平…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7098根據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已連續二十年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每年新增乳癌患者約1萬5千人。而HER2弱陽性(HER2-low)可說是HER2乳癌的一種新分類!如今健保給付新…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19/97079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過去常被稱為「嬰幼兒呼吸道殺手」,但是,呼吸道融合病毒非幼童才需注意,由國內五大醫學中心聯手完成的最新臨床研究,首度針對台灣50歲以上RSV住院病患進行數據…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7080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患者即使在早期接受治療,仍可能面臨復發,若進展為轉移性乳癌,往往代表著更長期的抗戰。隨著醫療持續進展與健保給付新藥,轉移性乳癌患者如今有了更多治療選擇。…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19/97009台灣已經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年齡增長,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也跟著增加,並且會影響視力。在亞洲族群中,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尤以發生在更深層脈絡膜的「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PCV)」盛行率…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991台灣已經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尤其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雙重趨勢下,三明治族群正面臨「養兒育女」到「照顧長輩」的重任,雖然三明治族群的人口比例略微下降,但肩負的照護任務卻更加集中、複雜,…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928帶有脆折症基因的少婦,從28歲開始共做3次一般試管但都失敗,轉至茂盛醫院尋求受卵方式並運用「第4代AI人工智慧試管嬰兒技術」、「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技術(PGD)」檢測之後,2年間順…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895父親節將至,也要照顧爸爸的健康,除了補品或安排健檢表達關心,泌尿科醫師顧芳瑜提醒,男性長輩對泌尿問題往往難以啟齒,不妨透過「IPSS國際攝護腺症狀評量表」協助爸爸初步評估、聊聊排尿…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778帶狀皰疹不只有皮膚發紅結痂症狀,嚴重甚至會造成長期神經劇痛,尤其恐引發心肌梗塞、中風。而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患者感染帶狀皰疹的潛在風險高,如果未能及早透過打帶狀皰疹疫苗為免…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696糞便潛血免疫檢查(FIT)篩檢被證實是有效的大腸癌篩檢工具,在大腸癌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的背景下,臺大醫院最新社區研究證實:將糞便潛血免疫檢查(FIT)篩檢起始年齡從50歲提前至40…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19/96615根據衛福部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公布,癌症已長年蟬聯第一,十大癌症死因順位不變外,其中大腸癌則持續21年高居十大癌症死因前三名。據研究指出,台灣罹患大腸癌,發生率高居亞洲第一,遠超鄰…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96570猝睡症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疾病,大約每10萬人中有25至50人罹患,典型症狀包含白天不由自主入睡、肌肉突然無力導致猝倒發生、入睡或醒來時出現幻覺,以及常發生俗稱「鬼壓床」的睡眠癱瘓。 …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377眼睛突然閉不緊、想喝水卻吞不下去,這些小症狀恐是「重症肌無力」警訊!全台約有6,000位肌無力患者,其中8成可透過類固醇等現行療法有效控制病情;但仍有2成屬於「難治型重症肌無力」,…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269良性攝護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傳統上被認為是老年男性的疾病,然而,越來越多研究指出,40–50歲男性也可能出現臨床顯著的BPH…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244急診醫師翁梓華分享,在急診診間曾經遇到時尚的OL,手指滴血,滿臉驚恐的說:「醫師,我的指甲快掉了…是不是要拔指甲?」最常見就是因為美甲過長,或是有額外水鑽裝飾勾到,導致指甲被掀起或…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224